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太原報道
7月4日,央視綜藝《國風超有戲·尋風季》錄制現場,由四川省川劇院出品,陳智林擔任藝術總監(jiān),白中華總導演,余丹擔任臉譜設計指導,街舞編演闕瑞攜手趙思雅、李雨潔、朱婷婷、尹蓮蓮、梁浩龍等20多位青年演員演繹的變臉街舞節(jié)目《古蜀天邊行》驚艷亮相。該節(jié)目以川劇變臉絕技為技術依托、川劇臉譜為視覺靈魂、戲曲藝術為文化內核,將神秘瑰麗的古蜀文明與熱血張揚的街舞藝術深度融合。
《古蜀天邊行》劇照
多元融合,美美與共
《古蜀天邊行》藝術總監(jiān)、四川省川劇院院長陳智林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直言:“此次創(chuàng)作意義重大。”多年來,陳智林不斷思索和實踐,力求在川劇傳統(tǒng)根基上實現新的審美表達。他強調“要在‘守正’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古蜀天邊行》就巧妙地將川劇變臉、云手、小碎步、翎子功等傳統(tǒng)程式功夫,與時尚潮流的現代街舞及金面具、青銅人像等古蜀文明元素相融合,達到了“一種新程式的完善?!?/p>
《古蜀天邊行》亮相川大
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古蜀天邊行》以陳智林演唱的杜甫詩《天邊行》為切入點,川劇高腔、幫腔、傳統(tǒng)打擊樂、渠縣耍鑼鼓等,混搭尺八、電子核、爵士樂等,多元藝術的碰撞,營造出跨越“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多元融合,重新激活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為當代觀眾帶來一場獨特的歌、舞、音盛宴,讓傳統(tǒng)文化在現代社會煥發(fā)嶄新光彩,實現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的升華?!标愔橇秩缡钦f。
陳智林強調,川劇是大西南文化的重要代表,涵蓋云南、貴州、四川、湖北等地區(qū),體現了“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的特色。此次《古蜀天邊行》登上央視舞臺,他希望借此讓全國乃至世界觀眾認識真正的大西南文化表達,將巴蜀文化、川劇藝術推向更廣闊的天地。
“《古蜀天邊行》在《國風超有戲》的亮相,不僅是一次藝術形式的創(chuàng)新嘗試,更是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生動實踐,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展現國風魅力開辟了新路徑。”
《古蜀天邊行》在金沙遺址博物館 攝影 梁家旗
創(chuàng)新演繹,綻放光彩
傳統(tǒng)川劇與現代街舞的融合,讓觀眾耳目一新,彰顯了傳統(tǒng)戲曲在新時代的生命力。談及創(chuàng)作過程,導演白中華感慨萬千:“最開始接到這個演出任務,大家既驚喜又倍感壓力。因為川劇作為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戲劇,其表演講究程式功法,一招一式皆有章法;而街舞強調自由隨性、節(jié)奏炸裂,二者在表演風格、節(jié)奏體系上存在巨大差異。”
《古蜀天邊行》劇照
四川省川劇院演員團副團長譚紅梅也表示:“川劇表演有我們自己的程式套子,動作比較細膩,與街舞快速、勁爆的風格大相徑庭?!彼榻B,《古蜀天邊行》大部分演員都是95后、00后青年川劇演員,“涵蓋閨門旦、青衣、花旦、小生、小丑、武生等不同行當,所以一開始,大家對跨界跳街舞很不適應。尤其在最初的兩三堂課上,很難跟上節(jié)奏?!?/p>
但主創(chuàng)團隊堅信,在文化快速發(fā)展的當下,跨界融合是傳統(tǒng)藝術在市場中生存的重要途徑。為此,他們在節(jié)目設計上巧下功夫——以街舞的炸裂節(jié)奏為基底,融入川劇變臉、花旦柔美身段等經典元素,讓傳統(tǒng)符號在現代律動中煥發(fā)出新光彩;在音樂編排上,將街舞自由的節(jié)奏調整得張弛有度,通過川劇唱腔的融入,增添了歷史厚重感?!皠?chuàng)新是‘守正’的創(chuàng)新,川劇幾百年的程式傳承不能破,我們就打破、重組、創(chuàng)新,‘撕垮’街舞原有的律動,融入川劇的節(jié)奏。”白中華說。
《古蜀天邊行》在川大演出
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最后年輕演員在律動中感受藝術的強大魅力,傳統(tǒng)戲曲的剛柔并濟與現代街舞的炸裂表現相得益彰?!斑@不僅是川劇藝術形式的創(chuàng)新,更證明了傳統(tǒng)戲曲強大的生命力與包容性。傳統(tǒng)藝術傳承千年,戲劇人的適應力極強,能夠與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綻放光彩?!卑字腥A相信,“《古蜀天邊行》為傳統(tǒng)藝術的現代化傳承與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藝術“破圈”,走向國際
在表演過程中,演員們獲益良多?!拔覐男W的民族舞,就是比較柔美的那種,根本沒想到有一天會跳街舞,變臉也是第一次?!敝鞴ら|門旦的00后演員趙思雅說,“但慢慢地,我覺得自己在提升,包括肢體動作、跨界融合的理念等等。尤其每次演出完,觀眾的歡呼與反饋,更讓我們意識到這種創(chuàng)新對弘揚、傳播傳統(tǒng)戲曲藝術有著重要作用?!蓖瑯右彩?0后的武丑演員高宇輝也表示:“作為傳統(tǒng)戲曲工作者,用這種新潮的方式表達川劇之美,我們也想告訴大家,川劇一點都不老,而且非常好看。”
《古蜀天邊行》在三星堆博物館“快閃”
從在金沙遺址博物館拍攝封面新聞“這支街舞讓金面具變臉”國際傳播短視頻,到518國際博物館日在三星堆博物館的“快閃”活動,再到2025四川大學國際課程周的精彩展演,以及參與央視節(jié)目錄制,《古蜀天邊行》步履不停,成功實現了從四川本土到全國舞臺的華麗跨越。接下來,該節(jié)目還將開啟更為壯闊的國際征程——前往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等歐洲國家演出。
該節(jié)目變臉指導余丹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為實現幾十位演員在動作和節(jié)奏上的高度統(tǒng)一,團隊攻克了眾多技術難題。僅演員所需的臉譜,便由他親自設計、繪制并手工制作了210張。“這次赴歐洲巡演,我們計劃組建一支不少于60人的演出團隊。除了《古蜀天邊行》及其他川劇藝術形式,還將攜手國內優(yōu)秀雜技團隊等,實現多元藝術的交融?!庇嗟て谕S著巡演的推進,這一融合傳統(tǒng)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藝術特色的變臉街舞節(jié)目,能夠讓世界領略川劇的獨特魅力與創(chuàng)新活力,續(xù)寫巴蜀文化對外傳播的新篇章。
圖據四川省川劇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