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皆兄弟”,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五湖四海”往往代指世界各地、全國各地、四面八方,囊括了所知道的所有地區(qū)。那么“五湖四海”是哪五個湖、四個海呢?
“五湖”的說法可以追溯到,《周禮·夏官·職方氏》:“其浸五湖。”而“四海”則是《論語·顏淵》:“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不管五湖,還是四海,都有多種說法。
五湖一說古代吳越地區(qū)的湖泊,但具體是哪里、哪個,又有不一樣的說法:吳縣南部的湖澤,“吳湖”;太湖;太湖及附近的四湖;太湖附近的五個湖。
另一說是江南五大湖的總稱,分別是具區(qū)(今太湖)、洮滆(今江蘇長蕩湖、西滆湖)、彭蠡(今鄱陽湖)、青草(今洞庭湖東南部)、洞庭,又或洞庭、青草、鄱陽、彭蠡、太湖。
還有一說是五湖就是指遼闊的洞庭湖。近代又將華中、華東的五大著名湖泊,洞庭湖、鄱陽湖、巢湖、洪澤湖和太湖為五湖。
四海就很好說了,古時人們以為生活的地方四面環(huán)海,就以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給海命名,即東海、南海、西海和北海。東海、南海位置是跟現(xiàn)代一樣的,但西海、北海則不同。
西海、北海,西漢時期是今青海湖和貝加爾湖;唐代以后,西海和北海就是今黃海、渤海了。這都不是按照方位、類型(青海湖、貝加爾湖不是海)來的,多少有些牽強附會了。
通過“五湖四海”,我們可以看出古人廣闊的世界觀。自古以來都將“五湖四海”視作全國各地、世界各地,那是因為古人和今人都認為我們的國家、世界,“五湖”在其中、四海在其外包裹著“五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