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宿城區碳纖維釣竿車間里,一塊碳布正經過20余道工序蛻變為高端漁具。這只是宿遷休閑漁業發展的縮影。一場總獎金300萬元的釣魚大賽吸引全國高手云集泗洪,比賽當日漁家樂老板許杰的營收甚至超越春節——依托洪澤湖、駱馬湖4000余畝煥新水域,宿遷正以“一根魚竿”為支點,撬動融合賽事、制造、生態修復的休閑漁業產業鏈。
賽事經濟點燃鄉村活力
5月2日,第十五屆泗洪國際大圓塘“夢者”杯百萬釣魚大賽在泗洪縣洪澤湖國際大圓塘垂釣中心舉行,總獎金池超300萬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垂釣高手參賽。組裝釣組、掛餌拋竿、收放線……一套動作行云流水,釣魚愛好者們專注凝神,展開了為期五天的激烈角逐。“原以為釣魚是靜坐獨釣,沒想到競技垂釣這般扣人心弦!”初次參賽的陳女士難掩興奮。她計劃賽后與友人泛舟洪澤湖濕地,在蘆葦蕩中感受“水韻泗洪”的生態魅力。
熱火朝天的釣魚大賽 圖片來源/宿先聲
賽場上的釣魚比賽熱火朝天,賽場外的“漁味市集”同樣熱鬧非凡。漁家樂老板許杰的灶臺從清晨便煙火不斷,清蒸大白魚、魚頭豆腐湯等湖鮮美食供不應求。“忙不過來了,單日營業額比春節還高三成。”許杰邊翻炒邊介紹。菱角秧鮮肉包、洪澤湖銀魚羹等特色小吃攤位前食客絡繹不絕,來自湖南的劉女士品嘗著剛出鍋的帶刺魚丸贊不絕口:“魚丸鮮嫩彈牙,果然名不虛傳!”
據統計,泗洪已經連續舉辦垂釣賽事200余場,超過15萬人次參賽。垂釣比賽將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許多參賽家庭賽后“轉戰”泗洪洪澤湖濕地景區,孩子在水族館辨識魚類,老人在非遺工坊體驗漁家非遺織網技藝。溫州游客鄭先生全家自駕參賽:“既能感受競技激情,又能享受天倫之樂,這種文旅融合體驗很難得。”今年一季度,泗洪接待游客223.6萬人次,同比增長22.4%,實現旅游收入22.6億元,增長12.4%,泗洪縣逐漸形成了“參賽+觀光+旅游”融合一體的復合產業鏈。
水至清則魚來,濁水塘變身生態明珠
宿遷,坐擁洪澤湖、駱馬湖兩大水域,水域面積占全市國土面積的23.1%,豐富的水資源為休閑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站在駱馬湖畔,極目遠眺,湖水波光粼粼,沿岸綠樹成蔭,不時有白鷺掠過水面,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水資源豐富的宿遷市王官集鎮曾憑借傳統漁業養殖獲取短期經濟效益,卻也造成了嚴重水體污染。過度捕撈、水體污染等問題讓兩大湖泊生態面臨挑戰。為守護這一方碧水,宿遷開啟了一場生態保衛戰。2020年,宿遷全面推進退漁還湖、退圩還湖工程,“退漁還湖工程僅用3個月時間,收回212個魚塘,整修形成4000余畝水面。”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
通過建設污水處理廠站、連續四年環湖植樹造林,曾經被污染的湖泊重現碧波。生態護坡、種植水生植物、放養有益魚類、增設生態島嶼等一系列措施,讓這片水域煥發新生。通過對洪澤湖實施禁漁期,生態資源得到了有效的恢復,洪澤湖魚類種群顯著回升,沉水植物覆蓋率創近十年新高,“生態顏值就是經濟價值。”宿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增銀表示,“我們持續做大‘生態分母’,推動‘生態顏值+經濟價值’雙向提升。”
宿遷秀美景色 圖片來源/群眾雜志
竿動四方,以魚帶“漁”
在發展休閑漁業的過程中,宿遷沒有止步于傳統的垂釣和觀光,而是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大力發展魚竿制造、銷售、直播等產業,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在位于宿城區王官集鎮漁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宿遷漁王科技有限公司碳纖維釣竿生產車間,智能綁鉤設備高效運轉,一塊碳布歷經裁剪、卷制、纏帶、固化等多道工序,蛻變為輕盈堅固的高端魚竿。
“我們根據客戶需求編制碳纖維釣竿組合方案,通過交叉組合、雙向逆絲等技術,大幅提升產品的張力與韌性,讓傳統漁具升級為高端產品。”宿遷漁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包蘭英介紹,目前,企業擁有5條碳纖維釣竿生產線、2條魚餌料和添加劑全自動生產線、20余臺智能綁鉤設備,可年產碳纖維釣竿24萬根、魚餌料1萬噸,依托抖音、京東等電商平臺,近200款魚竿產品暢銷全國,獲得廣泛認可。
“寶寶們,這款魚竿腰力好、回魚快、上魚輕,輕松釣起30斤大魚沒問題!”在漁文化創意產業園的直播間里,主播正熱情展示著手中的釣竿產品。王官集鎮建設了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的漁具直播基地,圍繞“培育100名主播、引進50家漁具銷售企業”的目標,打造全國漁具云集散中心。“我們整合漁具品牌優勢、垂釣賽事運營優勢、數字經濟運營優勢,打造漁具生態產業鏈。”漁文化創意產業園運營負責人介紹。
園區按照“源頭廠家+直播電商+賽事運營”模式,建設垂釣文化館、漁具展示展銷中心、漁具直播大樓等設施,形成集魚養殖、垂釣、漁具生產、漁具直播、漁文創產品開發、魚特色餐飲、漁文化體驗于一體的全國首個漁全鏈條產業。
一根釣竿串起的產業鏈,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在朱海片區,村民許炎在漁王科技工作后感慨:“這里按件計薪,一天上班8個小時能掙100多元。離家近方便照顧家庭,比外出打工好多了。”宿城區朱海休閑運動小鎮以“水美朱海·漁樂田園”為主題,規劃建設16個特色景點,預計帶動1500余人就業。
宿遷休閑漁業的探索遠不止于朱海一隅:泗洪縣洪澤湖國際大圓塘垂釣中心舉辦總獎金超300萬元的國際釣魚大賽;湖濱新區規劃投資50億元建設駱馬湖漁業風情村;穆墩島村憑借“生態+旅游+文化”模式獲評“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從守護碧水藍天到舉辦精彩賽事,從傳統垂釣到全產業鏈發展,宿遷的休閑漁業在探索中不斷前行,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文/李詩睿
資料來源:宿遷市人民政府、群眾網、宿先聲、中國水產、微訊泗洪、宿遷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