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條娛樂新聞挺讓人感慨的,香港演員黃宗澤說他到現在不結婚,其實是沖著自己老媽來的。原來他媽媽特別喜歡干涉他談戀愛,每次帶新女朋友回家吃飯,女方都會被老太太各種挑刺,弄得他煩透了。后來他和胡杏兒談了八年也沒成,可能就跟家里人一直過不去有關系。
這種事兒其實挺常見的。很多年輕人結婚前都要跟父母對著干,有的故意選特別父母看不慣的對象,有的干脆拖著不結婚。網上經常能看到吐槽爸媽干涉感情的帖子,說相親對象被全家審問,或者剛處對象就被父母貶低對方。黃宗澤這種情況,就是長期矛盾積累到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了。
其實當父母的也是有苦衷的,畢竟誰家老人不希望孩子過得好呢?他們那一代人可能覺得年輕不懂事,找個另一半要操心一輩子的事。加上以前信息少,老人經驗多,確實要多把把關。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年輕人自己掙錢養活自己,總被管著肯定會不爽。
可問題在于,很多家庭連吵架的方式都停不下來。比如黃宗澤媽天天罵他女朋友,這就不光是建議這么簡單了,明顯是情感暴力。時間久了孩子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本來不想結婚的,因為這個梗說不定更想證明自己。就像有些報道說的,有近四成年輕人因為家里壓力推遲結婚,其實就是被逼急了。
最麻煩的是,雙方根本沒法好好溝通。老人總覺得為孩子好,說話就愛用命令的語氣;年輕人又覺得被控制,越聽越煩。像黃宗澤這種情況,八年的感情都沒扛過去,可能就是兩邊太僵,誰都不肯讓步。有時候真需要中間人幫忙調解,比如找親戚或者專業的人說和說和。
現在年輕人都開始學聰明了,有人會在社交平臺匿名發吐槽,或者直接搬出去住減少沖突。香港那邊還有些年輕人會簽家庭協議,約定哪些事情自己決定,哪些需要商量。但說實話,這些招數效果不一定好,主要還是得靠互相理解。就像有個臺灣明星之前通過定期吃飯聊天慢慢緩和關系,可能比硬碰硬更管用。
現在的年輕人想法變化挺快的,有人覺得結婚不重要了,有人想等徹底獨立再說。但不管怎樣,大部分人都希望感情是自己做的主。雖然黃宗澤這個說法聽著有點賭氣,但其實反映出很多家庭共同的問題——父母想管孩子,孩子卻想自己做主。這事提醒大家,該吵的該鬧的都過去后,還是得坐下來好好聊聊,不然真耽誤的是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