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臺預報38℃,體感卻像50℃!這到底咋回事?
標準氣溫測量有嚴格規定。
世界氣象組織要求使用百葉箱測溫。
百葉箱必須離地1.5米,周圍不能有遮擋。
這種環境能避免陽光直射和風力干擾。地面溫度比氣溫高得多。柏油路面吸熱快散熱慢,實測經常超50℃。
汽車表面溫度更夸張,暴曬后可達90℃。濕度是體感溫度的關鍵因素。南方濕度大,汗液難蒸發,32℃就像蒸桑拿。
北方同樣溫度卻感覺干爽。風速直接影響體感舒適度。有風時散熱快,沒風時熱浪撲面。
城市熱島效應加劇高溫感受。太陽直射增加體感溫度。
陰涼處比陽光下能低4-6℃。
深色衣服吸熱更明顯。
城市建筑密集導致熱島效應。水泥地面蓄熱,夜間持續放熱。
實測城區溫度常比郊區高3-5℃。
個人體質差異影響溫度感知。新陳代謝快的人更怕熱。運動后體溫升高也會覺得更熱。
氣象數據需要科學解讀。預報溫度是標準測量值,體感溫度受多重因素影響。兩者差異很正常。
未來三天高溫持續,注意防暑降溫!大家覺得氣象預報準不準?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