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季沒了。53歲的泥瓦匠,倒在2025年7月的深夜。
頭天下午,他頂著“桑拿天”連干幾小時。
老婆喊他歇,他擺擺手:“出點汗就好。
”誰想到,夜里兩點,客廳地板上,人就這么昏了。送醫時體溫42.
3℃,醫生說,晚了。熱射病,不是“中暑暈一暈”。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數據:超六成患者多器官衰竭,九成死亡合并兩種以上并發癥。
高熱42℃,細胞里的酶“罷工”,臟器像斷電的樓,一層層垮。腦部最“怕燙”,意識模糊、抽搐、昏迷,不是發燒,是腦子被“燙壞了”。
老董,前年急診的泥工,送來時高熱抽搐。降溫毯、冰帽、呼吸機全上,器官還是“跳閘”,沒救回來。醫生說,這些“熱死”,本可以避免。
中國CDC數據:65歲以上老人中暑死亡率,是其他人群的4.3倍。
慢病患者、兒童、孕婦,調溫能力差,更危險?!盁o感中暑”最要命,老人汗腺“罷工”,不出汗不是“緩解”,是危險信號。南方“桑拿天”更毒,連續三天超35℃、夜溫27℃以上,風險“指數級”漲。
頭暈、乏力、惡心,是輕癥預警,趕緊歇、補水、去陰涼。皮膚干熱、說胡話、體溫超40℃,是熱射病,必須送醫,別“扛一扛”。土法降溫要不得,酒精擦浴、冰袋直接貼,會凍傷、中毒。
醫院搶救用降溫毯、冰帽、血液凈化,多器官損傷得各科室“搭把手”。氣象預警是“救命符”,連續高溫、夜溫不降,身體“熬”不住。
戶外工作者、老人、慢病患者,10點到16點,別在太陽底下“硬撐”。穿淺色寬松衣,戴帽子,帶濕毛巾擦汗,小風扇隨身帶。
補水要“少量多次”,淡鹽水、電解質飲料,別猛灌甜水、酒精。老季老婆哭:“早知道不讓他加班了。
”小區大媽說:“去年鄰居爺爺悶屋睡,早上沒醒,現在我家空調24小時開?!狈罒崴溃皇鞘‰娰M,是救人命。熱啊,熱啊,身體不是“鐵打的”。
你家老人還在“怕費電”不開空調嗎?
戶外干活時,遇到過頭暈惡心嗎?
歡迎留言說說你的防暑“土辦法”,讓更多人少走彎路。關注我,每天說點實在防暑招。
具體情況請遵醫囑,別照搬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