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這場漫長的旅程里,每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咱們未來的日子,尤其是養老問題,那可得好好規劃,謹慎對待。一般來說,大部分人會選擇交社保,給晚年生活上份“保險”。為啥呢?因為社保包含五險,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基本生活需求都能照顧到。
可現實里,不是所有企業都給員工交社保。就算交了,有些企業也就幫員工出一部分,甚至還得員工自己全掏,這么一來,到手的工資就少了。于是有人就琢磨,為了養老,現在省吃儉用,到底值不值?
這不,有人就提出了個問題:要是不交社保,每個月往銀行存1000塊,三十年后夠養老不?下面咱就好好嘮嘮這事兒。
先說說存錢的總數。每個月存1000,一年下來就是12000。要是能堅持30年,本金就有36萬了。不過,錢存銀行還有利息,利息多少,得看你選的存款方式。不同銀行、不同存款產品、不同期限,利率都不一樣,利息自然也有差別。
要是按現在比較高的2%利率算,三十年下來,利息能有10到11萬左右。這么一算,三十年后,本息加起來差不多有47萬。有人看到這數,可能覺得挺不錯,可這錢真夠養老嗎?咱接著往下看。
咱再看看現實情況。相關數據顯示,現在咱國家平均壽命是80.9歲。咱就按80歲算,60歲退休,那退休后的20年養老生活,都得靠這47萬存款撐著。把這47萬平均到20年里,每年就只有2萬4千塊,一個月也就2000塊。
一個月2000塊的養老金,夠不夠養老呢?這得看個人情況。要是你生活在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身體還倍兒棒,沒啥大病小災的,那2000塊基本能滿足養老需求。平時吃吃喝喝,偶爾買點小東西,也能過得挺自在。
但要是身體不好,得長期吃藥,或者生活在大城市,那2000塊可就遠遠不夠了。大城市物價高,生活成本大,光是房租、水電費、日常開銷,就得花不少錢。要是再生個病,去趟醫院,那錢就跟流水似的,根本不夠花。所以,2000塊夠不夠養老,還得因人而異。
除了個人情況,還有個事兒不能忽視,那就是通貨膨脹。以前100塊錢能買一大堆東西,現在拿100塊錢出門,都不好意思去大超市。物價一直在漲,錢越來越不值錢。要是光靠把錢存銀行吃利息,時間長了,資金的實際價值就會降低。等你退休的時候,這47萬可能就沒現在這么值錢了,養老壓力也就更大了。
那咋辦呢?咱得學會理財。在能掙錢的時候,盡可能多存點錢,然后把錢分散投資。比如說,買點黃金,黃金比較保值,能抵御一部分通貨膨脹;再買點債券,債券收益相對穩定,風險也不大;還可以試試基金定投,長期堅持下來,說不定能有不錯的收益。通過合理的理財方式,讓錢生錢,這樣就能穩定地增加財富。
所以說,要是僅僅依靠每個月往銀行存1000塊來養老,確實有點困難。畢竟生活充滿變數,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不過,要是咱們能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調整理財方式,合理規劃養老生活,說不定退休后也能過上理想的日子。
養老這事兒,得早做打算,多管齊下。交社保是給養老上道保險,自己存錢理財是給養老加份保障。只有這樣,咱們才能在退休后,過上舒心、安穩的晚年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