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讀民辦初中的家庭,幾乎都是媽媽當家,或者爸爸特別忙,由媽媽負責孩子學習呢?
今年,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小學畢業,升入民辦初中。這民辦初中表示,7月上旬這10天要進行學習。可7月3號是小學畢業典禮,朋友便去給孩子請假,結果學校不同意,孩子就這樣錯過了小學畢業典禮。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很簡單,實際上,民辦初中更多是在作秀,就是要展示給家長,尤其是媽媽們看:“你看我對學習抓得多緊,你每年花好幾萬學費到我這來,絕對物有所值。”
再舉個例子,我另一個朋友帶著孩子去杭州的一家民辦初中面試。他孩子成績特別好,在年級排第一,朋友本以為孩子去民辦初中面試肯定信心滿滿、十拿九穩。結果面試時,民辦初中老師問孩子:“初中三年的課程你學完了嗎?”朋友一聽就懵了,初中三年的課程怎么可能在小學階段學完呢?就因為沒學過,孩子最終沒被民辦初中錄取。
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也很明了。實際上,這所民辦初中想錄取那些小學階段就已學完初中課程的學生,而這類家庭基本都是媽媽負責孩子學習,家里媽媽當家作主。
為什么這種學習焦慮只有媽媽才有呢?爸爸不太可能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就把初中三年課程全學完。
那為什么會這樣呢?
實際上,如今在中國,各行各業,尤其是資本侵入嚴重的行業,普遍會針對家庭中的女性做文章。為什么呢?因為在整個中國家庭里,女性是最容易被突破的環節,女性的錢也最好賺。只要把事情渲染得特別夸張,或者把產品定價定得很高,女性就會買單。為什么呢?
因為女性普遍存在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心態,她們沒心思去了解產品的性能數據,只覺得花了大錢買回來的貴東西肯定是好的。商家摸透了女性這些心理,就專門針對女性制定營銷方案,吸引她們消費。
民辦初中就把教學包裝成產品,不斷作秀給媽媽們看,讓媽媽們覺得每年花幾萬塊錢很值。所以其教學過程中,作秀成分太多,就是想提前榨取孩子潛力,讓中考成績好看。至于孩子到高中階段沒有學習潛力、高考成績不佳,那就和民辦初中沒什么關系了。
在資本包裝下,無數家庭花大量錢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班。我一個朋友,夫妻二人年收入只有15萬,可媽媽每年給孩子報學習班竟花8萬塊錢。另一個朋友家有兩個孩子,家庭年收入20萬,媽媽每年給兩個孩子報學習班要花15萬。大家想想,什么樣的情況能讓一個家庭拿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收入去報學習班呢?能說動家里這么做的,也就只有媽媽能下這個決心,爸爸不太可能做性價比這么低的事。
資本編織的謊言對女性很有效。要是家里女人當家,即便男人看破了這個陷阱,在女性主導下,錢還是會花出去。資本就是抓住了家庭女性這個弱點,不斷獲取收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