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建莆田市總推出移動體檢專項服務計劃,讓職工享受便捷健康服務——(引題)
工會“醫療艙”上門體檢 快遞小哥沒了“時間焦慮”(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潤釗 通訊員 卓一娟
日前,一輛工會移動體檢車駛入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壩攏社區德創科藝工會驛站,為近百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開啟“上門體檢”服務。
9時許,這輛長約11米的白色“醫療艙”外,排隊候檢的“小哥”們秩序井然。陽光透過玻璃窗照進體檢車內,窗臺上擺放著綠油油的蘭花,柔軟的沙發上鋪著素雅的軟墊。如果不是心電圖、彩超等檢查設備和車廂內穿著白大褂的醫務人員,一般人很難將這樣的場景與醫療體檢聯系起來。
記者見到莆田市圓通速遞有限公司仙游分公司快遞員陳志強時,他剛剛完成最后一項心電圖檢查,正整理工作服,準備回站點分揀包裹。
陳志強工作的站點位于仙游縣鯉城街道壩攏社區,距離體檢地點僅有不到5分鐘的步行距離。陳志強一天大概需要投遞500個包裹,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中,如何讓“耗時的體檢”擠進“輪班休息時段”,成了陳志強和同行的困擾。
而體檢當天,從登記到完成基礎項目檢查,陳志強只花了不到25分鐘,他感嘆:“步行5分鐘、體檢半小時,通過工會與公司的組織協調,大家分批體檢,減少了排隊時間。這樣的效率把我們對體檢的時間焦慮一掃而光。”
陳志強口中的效率,源自莆田市總工會與市第一醫院聯合設計的移動體檢“三路徑”優化服務。
在體檢車內,工會借助第一醫院移動體檢專業力量支持,首先對車內“體檢動線”進行以提升效率為目標的功能優化。車內合理的動線設計,讓職工“從上車到下車”單向流動即可完成全部體檢項目,減少了因車內空間有限、項目交叉、人員交錯干擾引發的“通路障礙”,體檢車僅需3小時便能完成70人的體檢工作。
此外,智慧醫療技術的加入,讓職工移動體檢又多了一條“網路”可走。
“排隊人多、時間長,職工耗不起。”莆田市第一醫院體檢科王靈葉告訴記者,依托智慧醫療平臺,職工提交身份信息后便可領到體檢指引單,據此體檢。職工體檢信息可實時自動傳送到電子健康檔案平臺,避免以往因人工多次錄入導致的時間損耗,效率較人工錄入翻了一番。
記者注意到,在智慧醫療系統的加持下,被“提速”的不僅是體檢過程。陳志強在完成移動體檢后次日通過手機便可查詢到體檢結果。報告單內還對檢查化驗的異常結果進行提醒,對下一步需要進一步檢查的項目進行提示。
莆田市第一醫院體檢科主任吳元哲告訴記者,隨體檢報告生成的還有一份“數智處方”。結合陳志強的個人健康情況,移動體檢車后方的專業醫療團隊為他的健康情況“畫像”。“平時該怎么吃”“有哪些指標需要定期監測”,這些信息都寫得通俗易懂,快遞員能根據這份“健康處方”對自己的健康情況進行個人管理。
在服務路徑優化方面,莆田市總制定了覆蓋全域的“工會移動體檢行”專項服務計劃。按照計劃安排,移動體檢車全年將面向全市7個縣(區、管委會),主要面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開展不少于24次移動體檢服務。
為方便職工“上車”,莆田工會提前與相關企業、站點進行溝通協調,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工作特點和分布實際,合理安排服務計劃。當地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集中的物流園區、快遞站點、網約車司機休息點、共享職工之家等地成為“移動體檢地圖”上的“必打卡點”。今年,莆田預計為超1500名職工提供移動體檢服務,并為超5000名職工提供現場問診服務。
“從‘窗口’走向‘門口’,我們力求為更多職工提供‘步行5分鐘、體檢半小時’的高效服務。”莆田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林鋒表示,下一步,將推動構建“檢診一體、即查即詢”的移動體檢服務鏈條,用“一體化”“一站式”的移動體檢服務幫助更多職工實現工作、健康兩不誤。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