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信息安全需求激增,時間依賴性熒光材料因能實現“按需解密”而備受關注。然而,現有材料(如溶液、粉末或聚合物薄膜)存在加密復雜度低、可重寫性差等瓶頸。傳統水凝膠雖兼具柔性與光學特性,卻因多重刺激響應能力不足,難以承載動態多維信息,且多數無法自擦除,導致使用成本高、環境負擔重。如何開發兼具時序控制、多重響應與優異可重寫性的材料,成為信息安全領域的關鍵挑戰。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陳濤研究員、路偉研究員、魏夢博士團隊成功構建基于動態配位作用的雙響應熒光水凝膠。該材料以聚乙烯醇(PVA)和氧化葡聚糖(Odex)為網絡骨架,嵌入吡啶二腙交聯劑(PDAH),通過Fe3?和Zr??離子觸發截然相反的熒光行為:Fe3?通過分子內電荷轉移(ICT)淬滅熒光,Zr??則通過配位交聯效應(CE)增強熒光。更關鍵的是,酸處理(H?)可依據配位能差異實現兩種熒光的時序恢復(Zr??快于Fe3?),形成“加密-時序解密-自擦除”循環。基于此,團隊開發出可重寫2D/3D防偽平臺,顯著提升信息安全性。相關論文以Fe3+/Zr4+ Dual-Responsive Distinct yet Reversible Fluorescence of Polymeric Hydrogels for Rewritable Information Encryption with Time-Dependent Security為題,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離子印刷與動態擦除原理
研究提出“離子印刷”技術:以Fe3?和Zr??為“墨水”在水凝膠表面印制加密信息(如文字或圖案),紫外光下分別顯示淬滅(暗區)或增強(亮區)。當用酸處理時,Zr??圖案在150分鐘內率先消失,Fe3?圖案則需240分鐘才完全擦除。這種時序差異源于金屬-PDAH配位鍵強度的不同(Fe3?結合能-7.12 eV,Zr??為-5.86 eV),導致H?解離速率差異。通過交替使用金屬離子與酸,水凝膠可重復加密超50次。
示意圖1 離子印刷與信息動態加密/解密示意圖。通過 Fe3?/Zr?? 離子印刷加載信息,以及熒光水凝膠中信息的加密、解密和自擦除過程。使用 Fe3? 和 Zr?? 作為“墨水”印刷編碼信息,H? 處理可隨時間依次擦除信息。通過交替使用 Fe3?/Zr?? 和 H?,水凝膠實現優異可重寫性。該可重寫“離子印刷-擦除”過程依賴金屬離子與 PDAH 的動態配位作用。
水凝膠制備與性能優化
團隊采用溶劑置換法構建雙網絡水凝膠(命名為POP)。當PDAH含量達50%(POP-50%)時,材料在450 nm處呈現最強藍色熒光(圖1d),機械性能同步達峰值——拉伸強度3.04 MPa、韌性8.9 MJ·m?3,可承載2 kg重物(圖1e,f)。流變測試證實其穩定交聯結構(儲能模量>損耗模量),激發-熒光映射圖譜(圖1g)則顯示均勻發光特性,為后續加密應用奠定基礎。
圖1 熒光 POP 水凝膠的制備與表征 a) POP 水凝膠制備路線示意圖 b) POP-50% 水凝膠的角頻率依賴性流變學特性 c) POP-50% 水凝膠在 365 nm 紫外光(上)與可見光(下)下的照片(比例尺:1 cm) d,e,f) 不同 PDAH 質量比的 POP 水凝膠的熒光光譜(d)、應力-應變曲線(e)及對應力學參數(f)(n = 3) g) POP-50% 水凝膠的激發-熒光映射圖
雙離子響應機制揭秘
POP-50%水凝膠對八種金屬離子僅響應Fe3?和Zr??(圖2b):0.01 M Fe3?使熒光完全淬滅,Zr??則提升熒光強度430%。DFT計算(圖2c)結合XPS分析(圖2e,f)揭示核心機制:Fe3?作為強氧化劑通過ICT效應奪取PDAH電子;Zr??則通過高配位數增加交聯密度,限制PDAH分子運動(CE效應)。有趣的是,當兩者共存時,Fe3?因更高配位能主導淬滅效應,使熒光強度與原始狀態一致(圖2b)。
圖2 Fe@POP-50% 與 Zr@POP-50% 水凝膠的熒光性能及表征 a) POP-50% 水凝膠中 Fe3?(左)/Zr??(右)與 PDAH 配位結構示意圖 b) 經 Fe3?/Zr?? 處理的 POP-50% 水凝膠熒光光譜及紫外光下對應圖像(比例尺:1 cm) c) DFT 計算的 Fe3?/Zr?? 與 PDAH 配位結構 d) Fe3?/Zr?? 處理后的 POP-50% 水凝膠 FT-IR 光譜 e,f) Fe@POP-50%(e)和 Zr@POP-50%(f)水凝膠 O 1s 高分辨率 XPS 擬合結果 g) POP-50%、Fe@POP-50% 和 Zr@POP-50% 水凝膠的應力-應變曲線
酸觸發時序恢復與可重寫性
0.01 M HCl處理下,Zr??熒光在150分鐘恢復至初始水平,而Fe3?需240分鐘(圖3c)。這種差異源于微觀結構:Fe3?樣品孔隙更密(固體含量25.0 wt%),阻礙H?擴散(圖3g)。3D玫瑰模型直觀展示該過程(圖3d,e):Fe3?處理使“凋謝玫瑰”熒光熄滅,酸浸泡240分鐘后“復活”;Zr??處理的“盛放玫瑰”則更快復原。經50次Fe3?/H?或Zr??/H?循環,熒光強度保持穩定(圖3f),證明優異可重寫性。
圖3 POP-50% 水凝膠經 H? 處理后的熒光恢復 a,b) Fe@POP-50%(a)和 Zr@POP-50%(b)水凝膠在 0.01 M HCl 中隨時間變化的熒光光譜 c) Fe@POP-50% 與 Zr@POP-50% 水凝膠在 HCl 中熒光強度比(λex = 450 nm)隨時間對比(n = 3) d,e) 3D 玫瑰水凝膠經 Fe3?(d)/Zr??(e)及 H? 處理后的熒光變化照片 f) POP-50% 水凝膠經連續 Fe3?(0.01 M, 5 min)/H?(0.01 M, 4 h)(上)和 Zr??(0.01 M, 5 min)/H?(0.01 M, 2.5 h)(下)處理的熒光循環變化 g) 金屬離子與酸處理下 POP-50% 水凝膠的可逆熒光機制示意圖 h) 金屬離子與酸實現“離子印刷-擦除-重寫”過程照片(比例尺:1 cm)
時序防偽應用實證
團隊設計多級防偽演示(圖4):
單離子時序擦除:Fe3?印刷的“暗色魚”和Zr??印刷的“亮色海豚”在酸處理下分別于240分鐘和150分鐘消失;
雙離子協同加密:“北極熊(Zr??亮)與浮冰(Fe3?暗)”圖案中,北極熊率先消失(150分鐘),浮冰隨后隱去(240分鐘);
三維動態防偽平臺(圖5):麒麟模型通過“眼部熒光淬滅+2.5小時復原”驗證真偽;高安全級塔樓模型需同時檢測特定窗口的Fe3?(暗藍)與Zr??(亮藍)響應,并確認兩者1.5小時的消失時差。
圖4 POP-50% 水凝膠的可重寫圖案顯示 a) 水凝膠表面離子印刷加載圖案及自擦除過程示意圖 b) Fe3? 處理的暗藍色熒光魚(上)與 Zr?? 處理的亮藍色熒光海豚(下)在 H? 中逐漸消失的過程(比例尺:2 cm) c-e) 金屬離子與酸處理的“離子印刷-擦除-重寫”循環照片(比例尺:1 cm) (注:所有照片均在 365 nm 紫外光下拍攝)
圖5 基于 POP-50% 水凝膠的時序 3D 高級防偽平臺 a) 防偽系統組成 b) 麒麟模型在 Fe3? 與 H? 時序處理下的常規防偽流程(比例尺:1 cm) c) 塔樓模型在 Fe3?/Zr?? 與 H? 時序處理下的高級防偽流程(比例尺:1 cm) (注:所有照片均在 365 nm 紫外光下拍攝)
總結與展望
該研究首創基于動態配位作用的雙響應熒光水凝膠,通過Fe3?/Zr??差異化熒光與酸觸發時序恢復特性,實現了信息“加密-按需解密-自擦除”的閉環控制。所開發的2D/3D防偽平臺兼具高分辨率(最小線寬0.4 mm)、環境穩定性(耐30–90%濕度)及50次以上可重寫性,為高端商品驗證、動態信息存儲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有望推動信息安全技術向時序化、智能化方向革新。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