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這也太尷尬了吧!一旦與中國發生大規模戰爭,美軍可能還要從中國買炸藥,這是真嗎?
現代軍用炸藥的核心成分之一,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是一種叫硝化棉的高能物質。別看人家名字里帶“棉”字,這可不是個能小看的家伙,從子彈的發射藥到洲際導彈的固體火箭推進劑,都離不開它。
原理說來也簡單,棉花中含有的纖維素經過濃硝酸處理后威力倍增。但量產這種既不穩定又威力巨大的工業品,門檻高得驚人。
你以為的棉花就是制作T恤、毛巾的柔軟材料,但事實上軍用的棉花是高強度、低雜質的長絨棉,。而我國新疆棉占全球軍用品原料70%,這也是前幾年為什么西方國家為什么要在“新疆棉”事件中大做文章的原因之一,眼紅了不是!
但眼紅了也沒用,軍用硝化棉要求棉纖維長度>28mm,強度>30g/tex,比牛仔褲用棉強度還要高50%,而新疆棉因光照足、纖維韌性極佳成為絕對主力。反觀美國本土棉纖維普遍偏短,約25mm。雖然2023年曾嘗試用轉基因棉替代,結果硝化過程易自燃,得率暴跌40%。
不僅如此,雖然硝化棉生產過程本質是用濃硫酸+硝酸把棉花“炸”成炸藥,但全程行走在失控邊緣,反應溫度大于40℃會導致自燃,攪拌不均勻也會導致爆炸,只能通過AI實時監控,只要有0.1秒溫差就會觸發急停,但歐美工廠的停機率太高,大于>3%,而中國卻小于0.1%。
再加上1噸硝化棉需5噸廢水處理,酸濃度低至0.001%才可排放。美國環保署新規又要求廢水零重金屬,這意味著需要巨額環保投資,要知道一個符合標準的新建工廠前期投入動輒上百億美元。
一對比下來,美國要生產硝化棉的成本就太高了。而美國軍火巨頭們精明得很,硝化棉利潤率薄得像紙,安全隱患又高,還要過地方政府的環保關,于是他們干脆把炸藥這條生產線的重心搬到了中國。
最終導致在炸藥這一塊他們被中國死死卡住了脖子。美國防部2023年那份內部報告啪啪打臉,子彈炸藥產能僅能滿足日常需求的60%。剩下四成缺口靠全球配貨,其中近30%來自中國的炸藥,價值20億美元。
如此一來,美軍武器庫的導彈和炮彈再厲害有什么用,沒有炸藥,也只能擺在那里當模型。如果未來中美真爆發沖突,美國給再多錢,也別想從中國這里買到更多炸藥。
美國軍方顯然已經認識到這恐怖的一點。再加上2025年5月中美南海對峙事件中,當時美軍發現參演艦艇攜帶的部分彈藥炸藥竟含中國產硝化棉成分,這下他們更破防了。之后五角大樓公布今年第二輪彈藥采購競標結果,軍方首次明確要求供應商提供"非中國來源證明"。
但不得不說這有點難,據相關專家保守估計,要建立一條完全自主、達到現有供應能力的硝化棉生產線,至少耗費10年以上。因為全球僅5所高校開設火炸藥工程專業,其中中國就占3所,而美國近十年該領域畢業生不足200人,老師傅平均年齡58歲。
再加上避開居民區、地震帶的選址考察,通過NEPA環境評估,還有設備防爆認證,所花的時間只會多不會少。而現代戰爭若真打響,拖個10年,就算美國是世界第一超級大國也禁不住這么消耗。
其實美國也不是沒有想過從一些東南亞小弟國家那里進口,但一來是這些國家體量小,生產的炸藥根本不夠大型戰爭的消耗。而二來東南亞的轉口棉,再海運至墨西哥進行凈化處理,再卡車運工廠進行炸藥制作,這其中鏈條長達60天,成本翻倍。
現在的美國不是造不出炸藥,是造不起、等不及和玩不轉。美國軍工復合體早已習慣采購性價比最高的原料,“去中國化”口號下供應鏈轉移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而現代戰爭表面是無人機、芯片的較量,核心仍是基于工業基礎的消耗戰。再厲害的飛機導彈,若炮彈打光了也只是廢鐵。而中國只要把握住這個,就能很好的搶占先機。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硝化棉 國際化工協會:全球火炸藥原料市場格局 美國國防部:彈藥供應鏈安全:國防部供應鏈戰略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