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新航線確定,解放軍逼近?
7月6日,民航局正式宣布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航線,幾乎同步,臺灣基隆東北海域,解放軍072A型大型登陸艦于7月1日出現在距臺島僅60海里的水域。
而根據臺媒記錄顯示,這已是該艦兩周內第二次近距離巡航。
看似毫無牽連的事態,實則暗藏玄機?
大陸啟用新航線
7月6日,中國大陸民航局拍板子了:正式啟用M503航線的W121銜接航線。簡單說,就是給空中的交通“新開了一條小路”,方便飛機們穿梭。
而國臺辦回應得直接,便是為了緩解航班壓力、保障安全,且對兩岸同胞來說都有益。
當然確實有益,尤其是兩岸經濟往來,當福州至臺北的順豐貨機僅需48分鐘完成跨海飛行,兩岸電商包裹次日達已成為現實經濟紐帶。
可以說以前繞飛油耗多15%,現在能多載兩噸貨,運費降了臺商更有競爭力。
本就是互惠互利,但這條航線可是“大有說頭”。
2008年臺當局“軍事安全”為由施壓大陸擱置啟用,自己卻秘密批準在海峽東側開辟L1單方面航線。
2015年大陸啟動M503南下段,但因綠營抗議被迫西移6海里并暫停銜接功能。
如今既取消北向南偏置,同時開放福州、廈門銜接線,緊跟完成W121部署。目前每天已有50余架次班機使用該航路,往返時間壓縮40%。
重新重啟的航線,此時國臺辦的宣布,只得說,時間卻是巧妙。
7月1日,一艘072A型大型登陸艦出現在基隆東北60海里外。臺防部立馬跳起來:沒進“毗連區”,說這是解放軍的“灰色地帶”策略。而外媒更是直言:“解放軍此舉逼近臺北港,直接威脅到核心區域。
一個是1號逼近臺北港,一個是6號宣布重啟航線,一前一后不過5天時間,這怕是大陸打出的“組合拳”。
新航線+登陸艦
首先便是經濟拉近,軍事敲打,可以算得上統一的左右手策略。
而這新航線便是是“軟招兒”,表面便民,深里拉攏。航班暢通了,臺灣依賴加深,經濟的往來終是直捏臺灣經濟七寸。
臺統計部門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赴陸工作人員達42.1萬,較“航線復位”前增長34%。而金門高粱酒經由廈門新航線直送上海,物流成本下降后在大陸市場份額飆升22%。
此外航線M503一開,兩岸商業航班增10%,一年節省幾億運營費,嘗到甜頭兒的臺灣民眾,經濟上行,對大陸的抵觸情緒自然會降低,所以“經濟先行”穩定人心,這一局大陸的棋子終是下得巧妙。
而所謂的解放軍“灰色地帶”策略顯然是臺當局后怕的“危言聳聽”,不過大陸的行動卻也狀告到臺灣,大陸的招數,說穿了是護和平的底牌。
簡單來說軍艦逼近但留安全距離,和航線同步,釋放“紅線”信號,告訴到臺當局,大陸能打能談。但如果“臺獨”沖過頭,艦艇就成最后防線,否則,它就只是個艦艇過海域而已。
冷靜看,大陸的步調在促和諧。終是兩岸同根生,和談才能雙贏。
不過雖然大陸態度大到,但顯然這兩岸統一的步伐是越來越快了。
尤其是5年對比,2020年兩岸還吵航線爭議,現在直接開新路,如今登陸艦行可見與過去比較,大陸2025年直接亮牌。且大陸軍力投送能力相比從前增了50%。
更不必說,大陸經濟強了,而臺商茍延殘喘,跟不上的島內經濟,民生哀怨的島內民眾,愈發對臺當局的不滿,兩相對比之下,自然“臺獨”更加跳腳。
可以說,如今便是經濟整合+軍事威懾,雙管齊下,況且軍艦也真沒動手。
如今宣布新航線,當基隆港的貨輪排隊等待裝運銷往大陸的半導體原料,當高雄果農的蓮霧通過空中橋梁直送北京新發地市場,顯然兩岸經濟紐帶已牢不可破。
而所謂“海峽中線”的幻影在經濟融合與軍事保障的雙重夾擊下擊垮,兩岸統一也定是必然,當航線圖上的曲線由虛線變成實線,臺島某些勢力終將明白:那道所謂的人為界限,實際從未真正存在過。
參考資料:
臺媒曝:解放軍072A坦克登陸艦巡航基隆外海,栗正杰:只需航行2小時便可登陸!——海峽新干線
民航局宣布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航線,國臺辦回應——北京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