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壇驚雷:馬斯克 "自立山頭" 挑戰兩黨格局
當地時間 7 月 5 日,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 X 上宣布成立獨立于共和、民主兩黨的 "美國黨",聲稱要代表 "80% 的中間選民",并計劃在 2026 年中期選舉中爭奪 2-3 個參議院席位和 8-10 個眾議院席位。這一宣言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迅速引發全球關注。次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 "真實社交" 平臺發文抨擊,稱馬斯克 "過去五周徹底脫軌",成立第三政黨的行為 "荒謬至極"。
這場政治地震的導火索,是特朗普力推的 "大而美" 稅收與支出法案。該法案通過削減醫療、教育等社會支出,為減稅和國防開支讓路,卻導致聯邦債務預計新增 2.4 萬億美元。馬斯克作為前 "政府效率部" 負責人,強烈反對法案擴大赤字,認為其與精簡政府開支的目標背道而馳,并威脅 "法案通過次日即建黨"。7 月 4 日法案簽署生效后,馬斯克兌現承諾,正式啟動 "美國黨" 組建程序。
二、理念交鋒:科技富豪與民粹總統的路線之爭
馬斯克的 "美國黨" 綱領延續了其在白宮任職期間的主張:削減政府債務、通過 AI 和機器人技術實現軍隊現代化、減少能源等領域監管、支持言論自由和鼓勵生育。他在 X 平臺轉發支持者提議時明確表示,該黨將采取 "中間路線",試圖吸引對兩黨均不滿的獨立選民。這種定位與特朗普的右翼民粹主義形成鮮明對比 —— 后者強調本土優先、貿易保護和傳統價值觀。
兩人的矛盾本質是資本與民粹的碰撞。特朗普的 "大而美" 法案雖迎合了共和黨基本盤,卻損害了特斯拉等科技企業的利益。法案取消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導致特斯拉一季度利潤暴跌 71%,而 SpaceX 依賴的政府合同也面臨審查風險。馬斯克的反擊不僅是個人利益的捍衛,更代表了科技資本對特朗普政策的不滿。正如《經濟學人》指出,特朗普的反全球化路線與科技企業的全球布局存在根本沖突。
三、現實困境:第三黨崛起的 "不可能三角"
盡管馬斯克擁有巨額財富和影響力,"美國黨" 的成立仍面臨多重挑戰。首先是法律障礙:根據美國各州規定,新政黨需提交數十萬選民簽名或達到注冊門檻,例如加利福尼亞州要求 110 萬簽名或 7.5 萬注冊黨員。其次是時間壓力:2026 年中期選舉僅剩一年時間,而組建全國性政黨通常需要數年籌備。更關鍵的是選民基礎:雖然 43% 的美國人自稱獨立派,但真正愿意為第三黨投票的僅占 14%,且集中在搖擺州。
特朗普陣營已展開反擊。財政部長貝森特公開呼吁馬斯克專注商業,特朗普盟友詹姆斯?菲什巴克成立超級 PAC 對抗其政治影響力。共和黨內部則分化嚴重:部分議員無視馬斯克的威脅,稱 "更信任特朗普的背書";策略師則警告,新黨可能分散選票,導致共和黨輸掉中期選舉。這種分裂凸顯了馬斯克的 "精準狙擊" 策略 —— 通過爭奪關鍵席位成為國會 "決定性少數",但其可行性備受質疑。
四、歷史鏡鑒:第三黨困境與政治生態重構
美國歷史上第三黨從未成功奪取全國政權。2024 年大選中,自由黨、綠黨等候選人得票率不足 1%,而 1992 年羅斯?佩羅的改革黨雖獲 19% 選票,仍未能撼動兩黨格局。專家指出,美國選舉制度設計天然傾向于兩黨制,且兩大黨會通過法律訴訟和資源壓制第三黨。馬斯克的優勢在于其個人影響力和資金,但劣勢同樣明顯:他出生于南非,無法參選總統,且缺乏成熟的政治團隊。
然而,這場博弈的影響遠超選舉本身。馬斯克的行動反映了美國社會對兩黨極化的不滿 ——56% 的民眾渴望第三黨打破壟斷,12%-17% 的 "雙重黑粉" 在搖擺州可能左右結果。若 "美國黨" 能在中期選舉中獲得席位,可能迫使兩黨調整政策,尤其是在債務、科技監管等議題上。但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言,最危險的是規則被政治野心隨意揉捏,而不是關稅或政黨本身。
五、未來迷局:資本介入政治的極限測試
馬斯克的 "美國黨" 實驗,本質是科技資本試圖突破政治壁壘的一次極限測試。他通過社交媒體發起投票、利用 X 平臺造勢,展現了數字時代政治動員的新形態。但這種模式也存在風險:若無法轉化為實際政治影響力,可能反噬其商業帝國 —— 特斯拉股價在建黨消息公布后暴跌 7%,投資者擔憂其分心政治。
對特朗普而言,馬斯克的挑戰既是威脅也是機遇。若能借此鞏固共和黨基本盤,推動黨內清洗,可能增強其政治控制力;但若處理不當,可能加劇與科技資本的對立,影響 2028 年連任前景。這場博弈的最終結果,或許將揭示數字時代資本與政治的邊界,以及第三黨能否真正撬動美國僵化的兩黨體制。
結語:當科技富豪遭遇民粹總統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交鋒,是數字時代資本與政治碰撞的縮影。一個試圖用財富改寫規則,一個用民粹鞏固權力,兩人的對抗不僅關乎個人恩怨,更折射出美國社會在全球化、科技革命和政治極化交織下的深層焦慮。正如《紐約時報》所言,"美國黨" 的命運將檢驗:在這個分裂的時代,金錢、影響力和民意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塑政治格局。而答案,或許就藏在馬斯克的下一條推文里,藏在 2026 年的選票箱中,更藏在每個渴望變革的美國人的選擇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