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海鉑花園安置房的拆遷戶向Yes鹽城反映,自己在選房時明確被告知3樓可享受170元/㎡的價格減免,但到正式交房時,優惠政策卻突然縮水至100元/㎡,平均每戶需多繳納6412元。這一變動引發眾多拆遷戶不滿:"如果早知道3樓只減100元,我們當初根本不會選這個樓層!"
政策"變臉"背后:誰在損害拆遷戶利益?
據調查,海鉑花園為鹽城政府主導的安置房項目,總高14層。按照慣例,安置房樓層價格差異通常遵循"低層優惠多、高層價格高"的原則,以平衡不同樓層居住舒適度的差異。
- 選房時承諾:3樓減免170元/㎡(拆遷戶稱有口頭告知及選房公示);
- 交房時執行:3樓減免驟降至100元/㎡,且無書面解釋;
- 矛盾焦點:若提前告知優惠政策變動,拆遷戶本可重新評估樓層選擇,如今卻被迫為"政策后撤"買單。
拆遷戶質疑:
- 政府主導的安置房為何隨意調整優惠政策?
- 差價損失為何由弱勢的拆遷戶承擔?
- 是否存在"先忽悠選房,后加價交房"的套路?
鹽城安置房"優惠陷阱"并非個例?
筆者網上搜索發現,類似問題在鹽城其他安置房項目中亦有苗頭:
- 城北某安置小區:2022年選房時宣傳"頂層送露臺",交房時卻要求補繳"露臺使用費";
- 開發區安置項目:承諾的"免收物業費三年"在交房后變成"僅免第一年";
- 市民投訴平臺顯示,近兩年鹽城關于"安置房承諾不兌現"的投訴量同比上漲34%
法律人士指出:根據《合同法》,安置房選房協議中若明確樓層價格優惠條款,后期單方變更涉嫌違約;若僅為口頭承諾,則存在行政程序不規范問題,拆遷戶可申請行政復議或訴訟。
民生工程更需"陽光政策"
安置房本為政府惠民工程,但若在政策執行中"朝令夕改",不僅損害群眾利益,更透支政府公信力。筆者呼吁:
- 鹽城住建部門應公開海鉑花園樓層定價依據及變更原因;
- 審計介入核查安置房項目資金流向,是否存在"截留優惠";
- 完善監管:要求安置房從選房到交房的全流程政策公開透明,避免"暗箱操作"。
結語:6412元對拆遷戶而言可能是數月生活費,對政府而言則是誠信的"試金石"。當民生工程變成"民怨工程",相關部門該反思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