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國家氣候中心發布全國范圍電力供需橙色預警,這是我國首次因極端氣候與產業用電需求疊加引發的系統性電力安全預警。多地出現“有序用電”與工業限產措施。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充電、虛擬貨幣“挖礦”清退后遺留的高耗能算力需求,以及氫能、儲能等新興產業用電量爆發式增長,進一步加劇了電力供需的結構性矛盾。
兩大電網與五大發電集團協同行動,開啟“保供+轉型”雙軌戰略
面對前所未有的電力保供壓力,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首次聯合啟動跨區電力互濟“應急響應機制”,通過特高壓輸電通道向重負荷區域調撥水電、風電等清潔電力超200億千瓦時。
重組邏輯:從“規模擴張”到“價值重構”
本輪電力行業重組呈現三大特征:
技術驅動:以智能電網、虛擬電廠、源網荷儲協同為核心,推動傳統火電向“調節性電源”轉型,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
市場導向:通過分拆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式,優化火電、水電、新能源等業務估值,解決“傳統業務拖累新興業務”的資本瓶頸;
生態整合:圍繞“雙碳”目標,構建覆蓋發電、輸電、儲能、用能的全產業鏈生態,例如國家電投與比亞迪合作布局“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網絡,華能集團與騰訊共建能源大數據平臺。
此次重組不僅將催生多家萬億級能源巨頭,更將推動電力行業從“計劃保供”向“市場驅動”轉型。隨著新能源裝機占比提升,電力現貨市場、綠證交易、容量電價等機制逐步完善,火電企業將從“發電主體”轉變為“系統調節服務商”,其估值模型將由“電量電價”轉向“容量價值+輔助服務收益”。
本期通過深度梳理分析,篩選出電力重組領域最具爆發潛力的3家公司,供大家研究參考
第三家:電投產融(000958)?
獲國資委批復,將剝離金融資產,置入國家電投旗下?電投核能100%股權?,轉型為核電專業化平臺。
國家電投未上市資產占比達?62.6%?(裝機1.49億千瓦),重組后裝機彈性位居行業首位。
第二家:華電國際(600027)?
2025年3月獲批收購華電集團?1606萬千瓦火電資產?(覆蓋江蘇、上海等核心區域),裝機容量提升30%。
集團未上市資產占比?67%?(五大電力集團最高),后續新能源資產注入預期強烈。
第三家:電力重組第一金龍
塨腫豪 風向哨 主頁回復"易“ 這家公司定位為全國最大的獨立發電企業之一,主營電力投資、建設與運營。
去年完成兩筆重組并購,總額達13.2億元,市場普遍視為新一輪資本整合的起點。2024年年報扣非凈利潤同比暴增5401%,2025年一季度扣非業績同比增長78.78%,高達4.3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它市值僅約130億元,股價7元左右,中央匯金、外資都已入場,非常有看頭。
風險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和學習使用,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者應當根據自身情況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章、音視頻等)及操作僅供參考,不指導買賣,不保證收益,投資者應獨立決策并自擔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