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白曉輝 王建明 司云波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公布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上海市等9個城市以及“北京市基于新型儲能的車網互動協同調控試點項目”等30個項目列入首批車網互動(V2G)規模化應用試點范圍。這一《通知》的發布,標志著我國V2G發展從概念探討和局部示范,正式邁向規模化應用推廣的新階段。
1
V2G發展現狀與挑戰
車網互動(V2G)是指新能源汽車通過充換電設施與電網相連,構建新能源汽車與電網間信息流和能量流雙向互動體系,可使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作為可控負載和移動儲能,成為提升電網靈活性的調節資源。
截至2024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8.9%。預計我國203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億輛。根據特來電的分析,2030年每輛車拿出10度電進行V2G,即相當于新建10億千瓦的儲能設施,V2G將是未來電網的有力支撐。
目前,我國從產業聯盟、車主激勵等方面加速推動V2G項目的發展。為此,近幾年我國V2G項目圍繞“車、樁、網”在推進場景拓展、支撐電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比如,場景拓展方面,濟南全要素綠色低碳V2G充換電站作為國內大規模項目,104臺充電樁均支持有序充電,配置的26臺V2G樁可實現1.56兆瓦反向放電。甘肅敦煌和蘭州則基于智能微電網部署V2G充電站。深圳2024年建成百座光儲超充和V2G一體化站,集成光伏、儲能與V2G功能,實現峰谷期充放電優化。支撐電網方面,2024年3月,廣汽能源完成全國首次V2G與虛擬電廠(VPP)結合的二次調頻實車試驗,實現秒級響應電網調頻。
2
面臨困難和挑戰
盡管發展迅速,但V2G在推廣過程中仍面臨諸多瓶頸,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標準體系有待完善。目前,我國V2G項目缺乏相關國家標準支持,尤其是有序充電場景下交互接口、通信協議、功率調節、預約充電和車輛喚醒等關鍵技術標準尚不完善;在雙向充放電場景下的充放電設備和車輛技術規范、車樁通信、并網運行、雙向計量、充放電安全防護、信息安全等關鍵技術標準尚存空白。相比之下,歐美部分國家已在 V2G 領域建立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例如,ISO 15118 協議在歐洲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規范了電動車與電網之間的通信。
市場機制尚不健全。一是我國V2G項目市場化運行機制處于探索階段,對于分時電價政策制定、資源有效聚合、參與虛擬電廠交易、現貨市場實現、綠證交易、碳交易有效銜接等方面問題仍待破解。二是無序充放電問題引發各方關注。據國網能源研究院預測,2030年電動汽車的無序充電將讓電力系統峰值負荷增加1.5億千瓦,這相比于無電動汽車時代用電峰值的負荷提升了13.1%。如何有效引導相關主體有序參加市場交易,需要深入研究。
各方參與信心不足。消費者方面,對V2G收益是否覆蓋電池損耗信心不足。車企方面,由于市場主體購置V2G車型消費力不足,缺乏持續開拓市場和發布新車型動力。電網方面,鑒于單臺電動汽車放電功率低、放電量小,分布離散、難以調度等問題,目前無法有效支持電網靈活調節。
3
關鍵舉措
為推動V2G項目有序發展,我國應采取技術創新、健全標準、市場激勵、商業模式等關鍵舉措,以推動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加強核心技術研究。鼓勵車企持續開展技術創新,開發應用滿足 V2G 技術需求的高循環次數、長壽命動力電池,提升產業鏈各方參與V2G 的積極性;持續加強用戶管理(精準描述用戶差異化的行為)、場站調控(應對用戶響應和電池狀態偏差的調控技術)、市場調控(市場和電價機制)、信息安全(面向V2G的全鏈路高安全防護體系)、電池安全和壽命(復雜工況下電池可靠預警和壽命管理)等前沿領域研究。
健全技術標準體系。積極參與聯合國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國際電信聯盟等國際標準法規制定,系統推動車—樁—網和運營商平臺間協議及信息交互標準建設。整合電動車企業、充換電企業、電網企業等產業鏈各方優勢資源,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盡早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V2G技術標準,明確規模化商用節點與標準實施路線圖,以有效引導產業發展,形成多方發展合力。
完善市場激勵機制。完善電力市場峰谷電價等激勵措施,引導車主在電網用電負荷低谷時充電,負荷高峰時向電網放電,從而將電動汽車變為電網的“移動充電寶”,增強電力調峰能力,這樣既可讓車主獲得相應的收益,降低用電成本,也可緩解電網供電壓力,提高供電可靠性。此外,電網企業可通過預先分析車網互動降低負荷中心對跨區域輸電線路的依賴情況和減少配電網增容投入情況,科學制定配網容量標準,以提高投資效益。
加強商業模式創新。鼓勵儲能運營商、電網企業消納新能源汽車放電電量。
4
對油氣企業影響和建議
V2G的規模化發展,將與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同頻共振,對傳統油氣企業的核心業務構成深遠影響。面對能源轉型大勢,油氣企業應主動求變,將V2G視為能源業務多元化和低碳化轉型的重要契機,通過前瞻性布局和創新實踐,在未來的能源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
一是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將現有加油站升級改造為綜合能源服務站,提供快充、V2G充放、換電乃至加氫等多元服務,將傳統區位優勢轉化為新能源時代的流量入口。
二是參與虛擬電廠(VPP)運營。利用其能源交易和風險管理經驗,整合分布式V2G資源,作為聚合商參與電力市場輔助服務和需求響應,開辟新的營收增長點。
三是投資新能源與儲能技術。加大對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資,為充電網絡提供綠色電力。同時,關注新一代電池技術(包括固態電池)和新型儲能系統的發展,探索與V2G協同的儲能解決方案。
四是戰略合作與生態構建。與電網公司、汽車制造商、科技企業等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V2G技術標準、商業模式和應用場景,構建協同共贏的產業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