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婦產科雜志》2025年第5期發布了由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學組、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聯合制定的《子癇前期預測與預防指南(2025)》(以下簡稱“《指南》”),為指導我國預測及預防子癇前期的臨床實踐和進一步的臨床研究提供依據。
子癇前期的風險因素是預測子癇前期的首要指標,《指南》將風險因素劃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并根據其關聯強度賦予相應的分值(分別為3、2、1分),評分≥3分的孕婦被認為是子癇前期的高危人群。高風險因素包括子癇前期史、慢性高血壓、妊娠合并內科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抗磷脂綜合征、腎臟疾病、糖尿病等)、肥胖(BMI≥28.0 kg/m2)和孕婦年齡≥40歲。
針對不同醫療資源地區,《指南》提出階梯式預測方案:對基層醫療機構,可采用“風險評分+平均動脈壓(MAP)”組合,盡量提升預測敏感性;對有條件醫院,推薦多因素模型(風險因素+MAP+子宮動脈搏動指數+胎盤生長因子),綜合評估孕婦子癇前期的發生風險。
在預防策略方面,針對基礎預防,《指南》提出運動處方,在無禁忌證的情況下,推薦妊娠期低-中等強度運動,每周持續時間累計至少140 min,運動方式包括快走、有氧運動、阻力訓練等;建議妊娠期控制熱量攝入和體重增加,適度增加綠色蔬果;推薦子癇前期高危人群和(或)鈣攝入不足地區的孕婦,適量補鈣。針對風險人群,《指南》推薦妊娠12~16周起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推薦劑量為100~150 mg/d,特別瘦小者可酌情減量;在妊娠36周或子癇前期發病時停藥,高危人群可考慮妊娠24~28周行風險再評估,低危人群可考慮妊娠28周停藥。對子癇前期高風險并伴有復發性流產史、血栓史、抗心磷脂抗體陽性等高風險孕婦,在充分知情的情況下酌情采用阿司匹林聯合低分子肝素預防子癇前期。對存在肥胖、胰島素抵抗等的子癇前期高風險孕婦,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酌情采用阿司匹林聯合二甲雙胍預防子癇前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