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有人說我比華盛頓和林肯還偉大”,時間仿佛按下暫停鍵,陷入一種微妙的沉默,不是出于敬畏,而是“這也能比?”的困惑。
好歹,華盛頓是美國的國父,林肯是解放黑奴的偉人,而特朗普……就張那個在快餐店卡通廣告里炸薯條、還掉地上一包的總統。
這種自我標榜的“偉大”,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喜劇表演,只不過觀眾的笑聲里帶著點尷尬。
華盛頓的偉大之處在于他拒絕成為國王,主動放棄權力,奠定美國的民主傳統。
而特朗普的“偉大”之處,大概是拒絕承認敗選,并試圖用“Stop the Steal”運動改寫選舉結果?
如果華盛頓是“國父”,那特朗普大概可以自封“國戚”——畢竟,他的執政風格更像是在經營家族企業,而非領導一個共和國。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曾公開表示“林肯第一,我第二”,如今卻突然升級成“比華盛頓和林肯還偉大”,這種自我拔高的速度,比白宮撤回一項政策還快。
華盛頓若泉下有知,大概會把頭像從美元上摳下來,和這位自封“最偉大”的后輩共享貨幣,實在有點掉價。
林肯的偉大在于他維護國家統一并廢除奴隸制,而特朗普的“偉大”呢?哦,他的“數字交易卡”確實比《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暢銷。
林肯用一場內戰拯救聯邦,特朗普用一場“推特風暴”摧毀政治正確;
林肯說“民有、民治、民享”,特朗普說“我有、我治、我享”——尤其是當他聲稱“我為美國黑人做的事比林肯還多”時,歷史學家們集體扶額。
更幽默的是,特朗普還曾批評林肯“為什么沒提前解決南北戰爭問題”,并自信地表示“如果是我,烏克蘭和以色列的戰爭就不會發生”。
這種“鍵盤史學家”式的自信,讓人不禁想問:那您當年怎么沒阻止國會山騷亂呢?
顯然,特朗普的“偉大”標準顯然與眾不同。
傳統上,偉大總統的評判依據包括公眾信服力、領導力和歷史貢獻,而特朗普的評判標準似乎是:
社交媒體熱度:“我的推文轉發量歷史第一;
卡通片出鏡率:白宮官方發布的“炸薯條治國”動畫)
自夸頻率:“我是最穩定的天才!”、“沒人比我更懂”。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特朗普確實“偉大”——畢竟,歷史上沒有哪位總統能像他一樣,讓“總統”這個職位同時成為真人秀、脫口秀和荒誕劇的舞臺。
特朗普說,這位夸特朗普總統比華盛頓、林肯更偉大的人“很聰明,應該升職”更是點睛之筆。
可惜,現實是特朗普的支持率在歷史低位徘徊,而他的“偉大政策”——比如關稅戰,最終被證明是美國經濟的災難。
或許,這枚現任美國總統真正該升職的地方是“喜劇中心頻道”,畢竟沒人比他更懂如何把政治變成段子。
特朗普的“偉大總統”自夸,本質上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政治營銷——通過不斷抬高自我定位,來鞏固核心選民的支持。但歷史不是推特投票,偉大不是自封的。
華盛頓和林肯的 legacy(遺產)是寫在憲法、紀念碑和教科書里的,而特朗普的可能是一個永遠吃不完的瓜。。
或許,多年以后,當人們回顧這段歷史,會這樣評價:“特朗普確實改變美國總統的標準——從此以后,偉大不再取決于功績,而是取決于誰的自我吹噓更有創意。”
至于那個“說他比華盛頓和林肯還偉大”的人?建議查下是不是總統本人的馬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