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鄉村教育發展,拓寬鄉村兒童視野,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奮楫者”暑期社會實踐團赴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余坪鎮華中小學開展實踐活動。7月6日上午,實踐團與華中小學聯合舉辦的開營儀式在華中小學舉行。張市村村委書記楊優良、仗義村村委書記余威武、華中小學校長朱關勝、當地村民和愛心人士代表、90余名學生及家長,以及實踐團全體成員參與此次開營儀式。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石,鄉村兒童的教育成長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愛心人士代表彭浪表示,“奮楫者”實踐團的此次支教活動凝聚著學校、政府、社會組織的合力,將為鄉村兒童搭建起探索知識、拓寬視野、塑造品格的實踐場域。
實踐團代表留晨涵表示,實踐團將始終秉持啟智潤心、厚植深耕的教育理念,預期設置學科拓展課堂、美育喚醒計劃、體藝融合場域等板塊,通過非遺體驗、音樂藝術等趣味課程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和潛能。
在湖南方言中,平江方言因音韻獨特、發音差異大,常被列為最難懂方言之一,被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獨特的方言體系雖然承載著深厚的地域文化,但在現代社會交流與發展中,推廣普通話顯得尤為重要。截至2021年9月,平江縣擁有1所省級示范學校、15所市級示范學校,并配備10名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簡稱“推普”)現狀呈現出“基礎框架初建但覆蓋深度不足”的現實特征。
作為一支致力于教育服務與社會公益的實踐團隊,“奮楫者”將以推普工作為核心抓手,深度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需求,制定系統化推普實施方案。目前,“奮楫者”實踐團成功入選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組織的2025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重點團隊;同時,入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湖南師范大學)、共青團湖南師范大學委員會主辦的2025年大學生暑期推普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團隊,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踐方案。
相關負責人表示,“奮楫者”暑期社會實踐團將以語言為橋、以推普為翼,在平江縣深耕“鄉村推普1+6+N多維振興計劃”,秉持精準培育、沉浸傳導、協同傳承、實效轉化、靶向響應的五維聯動原則,通過語言、文化、經濟的三維聯動,構建起普通話高質量推廣體系,讓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成為鄉村文化傳承的紐帶、經濟發展的引擎、社會治理的橋梁。
瀟湘晨報記者鐘錦涵 通訊員劉劍 譚欣雨 黃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