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海市對口支援喀什地區15周年,上海市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也已經入疆兩年。兩年來,上海援疆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堅持把援疆工作放在新疆“五大戰略定位”與滬新合作中謀劃和開展,堅持“規劃為先、民生為本、產業為重、人才為要”的工作策略,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項任務落實,推動對口援疆工作不斷向新向深向實發展。
產業賦能開新篇
“這是小番茄。”6月22日,在莎車縣阿熱勒鄉恰吐克村的溫室大棚里,莎車縣和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開賽爾·圖爾蓀笑著說,“大棚里種植的品種都源自上海,通過引入先進技術,我們實現了智能化管理、綠色防控,保障了小番茄的品質與產量。”
這些每座產量1噸左右、年產值3萬元至4萬元的溫室大棚背后,藏著上海援疆產業協作的解題思路——以就業為導向,緊密結合上海綜合功能優勢與喀什區位資源稟賦,持續激發喀什發展的內生動力。
如今,碳索芯材人造鉆石、通用凈水、綠色技術銀行沙漠戈壁治理、中國科學院鹽堿地治理等一批充分利用喀什地區電力、勞動力要素成本優勢的新型項目落地達產,帶動2萬多人就業;巴楚工業園印染產業區、澤普縣賽力鄉荒地村葉河花月夜景區、葉城縣西夜迷城景區等一批項目,已經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上海一家珠寶有限公司員工在進行產品質量鑒定(6月18日攝)。該公司在莎車縣建立了國內最大的單體CVD人工培育鉆石工廠。
在上海援疆推動下,一攬子具有辨識度的“滬喀優品”也乘著滬喀消費協作的東風走進上海、走向全國。
近日,在2025秋冬上海時裝周·三槍新品發布會上,上海三槍(集團)有限公司采用喀什優質棉花,打造舒柔輕薄彈力棉內衣和抗菌棉打底衫,進一步豐富了“喀什優棉”品牌在終端市場的產品多樣化。
莎車一家紡紗企業員工正在紡紗(2024年6月18日攝)。2024年,上海援疆前方指揮部聯合上海三槍(集團)有限公司,打造了“喀什優棉”品牌。
2025春夏上海時裝周秀場,展示著原產喀什的棉花裝飾品(2024年10月9日攝)。
美腕(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上海頭部電商企業頻頻來喀什選品調研,攜手滬喀電商合作聯盟在喀什開啟直播電商溯源之旅,并成立滬喀直播電商合作基地、“尋美扶優”賦農計劃合作基地,為包括閩龍達、葡萄樹、絲露果香、潤澤農業在內的30余家企業提供溯源調研、新品研發、合規培訓等輔導服務。
2024年,新疆名優特農產品上海交易會攜手上海蔬菜集團、西郊國際、上農批等大型批發市場,聯華超市、華潤Olé精品超市、大潤發等零售商超,以及叮咚買菜、本來生活、東方購物等電商平臺,精準落實產銷對接,現場達成采購意向金額3.58億元,有力帶動喀什百姓增收。
上海援疆聚焦招商引資、營商環境等關鍵環節,首創產業援疆“首席服務官”制度,由上海援疆干部當好產業鏈鏈長,為“一企一策”提供服務,并成立上海援疆滬喀產業協作聯盟,定期舉辦滬喀產業協作沙龍活動,為兩地企業搭建政企之間、企業之間互動交流的平臺,以“組團式”產業援疆激活當地發展一池春水。
申能集團在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建設200萬千瓦光伏項目、上海電氣集團在新星市建設綠色高端裝備制造基地項目、上海電力在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建設120萬千瓦風電項目……兩年來,上海援疆按照要求,開展不限結對關系的產業援疆工作,為受援地培育壯大了特色優勢產業,也推動上海優質企業立足上海服務全國。
繪制民生新圖景
“變化可謂翻天覆地。如今,我們的小區像公園一樣,大家經常在一起散步、健身、拉家常,文化生活很豐富,別提有多幸福了。”葉城縣喀格勒克鎮亞比西社區居民帕爾哈提·卡地爾說。
2024年,在上海援疆推動下,喀格勒克鎮對陽光小區等9個小區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改造內容不僅包括樓體粉刷、道路硬化、路燈安裝、新建停車位等硬件升級,還注重提升小區軟實力,如加強垃圾分類宣傳、優化物業管理、增設足球場等文體設施等,惠及30棟樓999戶居民。
今年5月16日,一臺呼吸內鏡手術在上海市肺科醫院與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之間同步開展。自去年7月完成一場跨越萬里的全球首例5G遠程機器人輔助肺部腫瘤根治手術以來,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持續成為國產手術機器人的重要應用場景和遠程應用首發地。這種合作為喀什地區輸入了新技術,也為上海醫療技術找到了豐富的應用場景。
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與上海市肺科醫院合作,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5G遠程機器人輔助肺部腫瘤根治手術(2024年7月13日攝)。
以醫療技術平移為基礎,上海援疆在喀什實施“頂天立地強腰筑基惠民”工程,擦亮組團式醫療援疆品牌。“以院包科”組團幫扶帶動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跨越式發展,由中山醫院、仁濟醫院等幫扶的九大滬喀臨床醫學中心相繼揭牌落地。去年,該院醫療服務量同比提升35%,醫院綜合病例指數、疑難病例治療能力在全疆三甲綜合醫院中躍升至第8名,今年一季度繼續躍升至第5名。截至目前,第十一批上海援疆醫療隊累計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78項,其中全球首例4項、全疆首例18項、南疆首例55項。該醫療隊獲得2024年度上海市“工人先鋒號”稱號。
同時,上海援疆積極統籌醫學醫療資源,共建“上海—喀什公共衛生人才聯合培養基地”,與浙江、湖南、湖北、河北簽訂醫療援疆戰略合作協議;發起成立援疆兒科醫生聯盟,19省市援疆醫療隊不同專業的76位兒科專家,為全疆各級醫療機構1300余名兒科醫生開展線上教學與線下指導,構建跨省市醫療隊整合援疆新方式;全面強化緊密型醫聯體和醫共體建設,實現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喀什地區四縣的人民醫院、80余家鄉鎮衛生院信息互聯互通互認,推動優質援疆醫療資源下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上海援疆堅持“三箭齊發”為國育才筑未來。
今年5月,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實踐技能(護理專業)比賽落下帷幕。喀什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健康護理系教師團隊首次參賽便獲得團體優秀獎,教師孫玉冰清摘得“個人說課程”單項三等獎,學院建校一年多就實現在此類國家級賽事中零的突破。
事實上,喀什理工職業技術學院自成立以來,上海22所高校已通過“以校包系”的形式對其進行援建,該校也在政策的支持下快速成長。2024年,該校招收疆外學生覆蓋16個省區市,占本級報到總數超過一半。
入疆兩年以來,上海援疆推動滬喀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向西開放人才高地教育援疆合作備忘錄》,聚焦基礎教育全面提質增效、落實職業教育“十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打造南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思政課程,“三箭齊發”全方位推進教育援疆。
為進一步深化組團式教育援疆,在上海援疆帶動與支持下,對口的喀什地區四縣也紛紛行動起來,根據各縣發展實際情況作出一系列有特色的探索,在教育領域形成星火燎原之勢,幫助更多當地教師和學子成長。
“通過上網絡美術課,我的繪畫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大姐姐大哥哥們的課程很有趣。”澤普縣第二小學學生姚青城說。
去年以來,來自上海各大高校的193名大學生以“一名志愿者幫扶一個班級”的直播網課方式,為上海對口援建四縣的8所中小學開展線上教學,開設英語、美術、音樂、朗誦、法治、科普6門課程,2024—2025學年共開設337個網課班,受益學生1.6萬余人。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上海援疆依托喀什地區作為國家首批足球青訓體系建設8個試點地區之一的優勢資源,將一批又一批上海足球專業力量帶到喀什,在葉城縣新建社區足球場、在巴楚縣第三中學提升足球特色課程質效、在澤普縣開展“競達杯”校園足球聯盟賽。同時,策劃、主辦了首屆“喀什杯”中國—中亞五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推動青少年足球國際交流。未來,上海援建的喀什地區體育運動學校遷建項目建成后,將為喀什地區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提供更加專業的訓練環境和更加有力的場地保障,助力打造南疆足球高地。
2024首屆“喀什杯”中國—中亞五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比賽現場(2024年4月29日攝)。
文化甘霖潤南疆
文化潤物無聲,是最好的滋養。上海援疆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主線,全面提升文化潤疆工作的覆蓋面、參與度、影響力、美譽度。
在喀什市,各族群眾可以體驗一場全程21分鐘的VR“紅色之旅”,從“初心碼頭”登船,來到1921年的上海,重回覺醒年代,和熱血青年們一起吶喊,見證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沉浸在歷史場景中,觀眾能感受時代的變遷,感受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和上海之城光榮力量。
上海援疆打造喀什初心驛站,持續利用上海“一大”紅色品牌,結合喀什特點,積極聯動各機關、街道,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紅色陣地。
棗糕、蝴蝶酥、茯苓夾餅……今年春節前夕,在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支持下,喀什第六中學舉辦了第一屆上海美食節,吸引了不少師生前來品嘗;上海棋院、上海戲劇學院指導喀什地區四縣學校組建圍棋社和戲曲社團,在今年的喀什地區第八屆圍棋定級定段賽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不僅推廣了圍棋文化,也促進了民族團結。
上海援疆還落實青少年“筑基”工程,策劃實施面向對口四縣青少年的全員皆可參與的“愛我中華文明之美”系列大賽。活動每年確定一個主題,堅持“小成本、大制作”,力求“小投入、大產出,小切口、大影響”,并且做到易參與、全覆蓋、可持續。
“海派特色”與“絲路文化”的互鑒催生了文藝作品的創新。去年,由上海雜技團、上海市馬戲學校、新疆藝術劇院雜技團聯合出品的雜技劇《天山雪》獲第十七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上海歌舞團攜聲樂、舞蹈演員等專業骨干兩赴喀什地區,開展“國學詩詞潤絲路”演出活動,其中新增原創了《村居》《秋月》《贈汪倫》三首詩詞歌曲。
“沒想到古詩詞唱出來可以這么美,這么朗朗上口。”澤普縣第二小學學生阿依夏·依明尼亞孜說。
此外,滬喀兩地還加大文化雙向推介力度。成功舉辦2024首屆喀什上海文化周、喀什星空音樂節、上海美食集市等系列活動;在巴楚博物館舉辦“偉大精神鑄就偉大時代——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專題常設展,在古城和西城分別開設滬上同款網紅書店江南書局和紅色文化地標喀什“初心驛站”、一喀啡。與此相呼應,在上海密集舉辦滬喀文化周、喀什空中文化月、喀什美食節等系列活動,全媒體節目《援建之聲》全景展示滬喀協作,紀錄片《葉爾羌河》如期上映,讓更多人了解并且愛上了喀什。
2024年9月27日,2024喀什星空音樂節暨2024上海文化周開幕式在喀什古城高臺民居閃耀登場。
“在新的起點上,要深入思考援疆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既要輸入上海經驗,也要善于用好當地的土壤和養分,雙向賦能、同頻共振,以當地群眾之心為心,問情于民、問計于民,持續提升對口支援地區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釘釘子精神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深做細做實。”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孟慶源說。
原標題:《山海相連筑夢行,滬喀攜手啟新程》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圖片來源:上海援疆前方指揮部
來源:作者:沈竹士 俞宏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