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援建的深喀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是南疆首個國際標準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深圳特區報記者 莫榮寶 攝
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1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徐松 吳亞男)6月24日上午,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簡稱“塔縣”)深塔中學操場上,一群穿著深圳校服的塔吉克族初中生正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做著熱身運動,傾斜而下的陽光照耀著他們稚嫩的臉龐。
“深圳校服是學生們的最愛。從2023年開始,每位學生都擁有一套。”站在操場邊緣,深塔中學黨總支書記楊小云含笑看著孩子們肆意奔跑的身影。她向深圳特區報采訪組感嘆道,自己調到深塔中學后,真正感受到深圳“幫扶一所學校就是助力一個民族”的責任擔當。
教育是民生之基。深圳援疆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15年來持續加大教育援疆力度,累計安排教育援疆項目144個、投入資金 34億元、選派教育專業技術人才400多人,在基礎建設、隊伍培養、平臺搭建等方面大膽創新,探索出一條具有深圳特色的教育援疆模式,高質量推進喀什教育事業持續走在前列。
深塔育才天地新
從喀什市中心區出發,沿著314國道行駛約半個小時,就能到達深塔中學。因為高原缺氧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學習生活,深圳援建的深塔中學,便選址建在低海拔的喀什地區疏附縣,是塔縣目前唯一一所涵蓋初中、高中的完全中學,也是全疆唯一一所異地辦學的學校,生源主要為塔吉克族學生。
2017年以前,塔縣只有初中,沒有高中校區。“承載著塔吉克族教育希望的深塔中學,是深圳教育援疆的核心陣地。”楊小云說,2017年以來,深圳累計投入資金2.1億元,按照“深圳標準”建設深塔中學,并持續輸送優質資源。先進教學設備的引入,讓深塔中學的課堂與時代接軌,深圳教師帶來的創新理念和多元教學法,激發著學生潛能。近年來,學校本科上線率持續提升,2024年達到20%,越來越多的塔吉克族學生從這里走向廣闊的天地。
古麗班恰·庫西2019年從深塔中學考入深圳援建的喀什大學人文學院,大學畢業后回到深塔中學擔任語文老師,將所學運用到課堂上,回報母校。
“看到孩子們眼中求知的光芒,更加堅定我扎根家鄉教育的決心。”她告訴深圳特區報采訪組,從學生到老師,自己深刻感受并見證了深圳援疆給學校帶來的變化。“非常感謝深圳援疆老師,在他們的悉心指導下,我通過結對機制學習到了很多深圳教育模式和理念,教學能力有了質的提升”。
深塔中學建成以來,深圳已累計選派5批67名教師,18名優秀實習大學生到深塔中學開展支教。現擔任深塔中學校長助理的深圳援疆老師李沛霖,已經在學校支教了2年。期間,他不僅與本校老師結對,帶領他們申請課題,提升學校生物教學教研能力,還獨立完成了高一到高三必修選修課程的課件,作為教學素材分享全校高中老師,并根據當地學生的情況,對學校使用的“部編教材”進行本地化處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識點。
“把教學案例替換為當地學生更熟悉的事物,比如講蛋白質,用牛羊替代魚;講生態系統,用草場、牧羊替代原始森林;講發酵,用酸奶、奶疙瘩替代泡菜,他們更能聽得懂,學習興趣也就更高。”李沛霖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深塔中學留下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讓這些本地化課件、教學案件等能夠一代一代沿用下去。
近年來,深圳援疆通過深塔兩地學校結對共建的方式支援塔縣教育,深塔中學與深圳市羅湖區翠園中學集團等深圳學校建立“手拉手”結對幫扶關系,常態開展結對交流互訪,已選派30多名深塔中學教師赴深圳交流學習,選派20多名深塔中學學生赴深圳開展“手拉手”夏令營交流研學活動,不僅拓寬了視野,也增進深喀兩地友誼。
“深圳的科技感特別強,我見到很多新東西,收獲很大。”深塔中學高二年級的百合提尼薩·尼皮孜,對去年到深圳參加的研學活動,記憶猶新。“不僅結識了深圳朋友,還第一次看到了大海。”她用“震撼”和“新奇”描述自己首次到深圳的感受。
綠茵筑夢星光熠
“基地現在擁有了更好的足球訓練場、更齊全的設備,還有更好的教練,能夠讓我們得到更好、更專業的訓練。我也會更努力,早日實現進入國少隊、為國出征踢球的夢想。”站在深喀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現代化的綠茵場上,喀什市第三十六中學生阿里木江·阿比力克木跟深圳特區報采訪組聊起自己的足球夢時,眼中閃閃發光。
深喀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由深圳援疆投入資金1億元建設,是南疆首個國際標準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不僅能夠為喀什青少年球員提供完善的足球基礎設施,還進一步根據當地特點梳理出一套科學化、系統化的訓練體系。
“基地以全市22所足球特色學校為抓手,組建U8至U18足球精英隊伍,球員們周末到基地訓練、參加比賽,平時在學校上課。同時派教練到17所學校指導訓練及聯賽,全市校級聯賽在基地承辦,這樣既保障了精英隊伍訓練,也讓其他學校學生能通過聯賽參與其中。”深喀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負責人陳劍飛說,基地運營以來,已經接待4萬多人次訓練,影響力和知名度逐漸提升。
該基地去年7月啟用以來,深圳援疆持續投入資金支持活動開展和足球人才培育,目前已累計舉辦校園足球聯賽1200余場、跨區域交流比賽37次,培養的球員斬獲國家級冠軍2次,并向國少隊輸送后備人才3名。
進館探夢科技興
喀什科技館4樓,11歲的許克然正在專心致志地操控魔方機器人。這是他第N次來科技館了,這層樓的舞劍機器人、AI實驗室、VR飛行體驗、材料對比臺、氣味墻、材料墻、量子科學探秘……每次一鉆進去,實驗室就成了他的一方天地。“一放假我們就開車過來,孩子就愛來這里玩。”許克然的媽媽說,孩子恨不得把家搬進喀什科技館。
作為科技創新之城,深圳在喀什援建了一座現代化的科技館,播撒科學火種,點燃當地孩子的科技夢想。這座南疆首個綜合型科學教育基地,充分結合深圳科技創新和創意設計優勢,打造了綠洲奇跡、科學探秘、智慧之光、未來城市四個常設展,2023年開館以來,還積極開展各類科普講座、科普觀影、科普宣傳活動。
喀什科技館內,“深圳元素”無處不在。“科技館內基礎硬件70%來自深圳智造,眾多深圳企業都為科技館的建成和運營提供了鼎力支持。”喀什科技館有關負責人表示,依托于騰訊AI科技的“未來教室”、童心探夢兒童專題展廳,科技館還展示了華為、比亞迪、大疆、騰訊、華大基因等深圳知名科技企業的科技成果,吸引眾多觀眾駐足了解。
截至目前,喀什科技館累計接待觀眾超30萬人次,接待團體超980批次;與全市中小學校合作開展“第二實踐課堂”活動近500次,受眾超5.2萬人次,極大激發了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