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三個月前,對華揮舞關稅大棒,各種撂狠話的特朗普,現在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最近兩天,特朗普一口氣解除了三條對華禁令,不禁讓人有點納悶,難道他的紅領帶真的要變“紅領巾”,到底是什么讓美國痛改前非?
據路透社消息,白宮先是在7月2日,向美國的兩大乙烷巨頭發去了電函,撤銷了一項對華出口的限制措施,這道“緊箍咒”一解除,已經有8艘裝載乙烷的商船開往中國。
僅隔一天,特朗普又拋來橄欖枝,相繼解除了芯片設計軟件和C919大飛機航發的出口限制。
說實話,美國這次對咱們釋放的這份善意,可謂是含金量十足。
尤其是解除芯片設計軟件和C919航發這兩項禁令,對咱們發展國產芯片和大飛機產業至關重要。
盡管其是咱們重點支持的高科技產業,近些年發展飛快,可在某些環節,眼下還得依賴美國提供的一些核心零部件和技術。
美國解除禁令后,至少可以保證生產經營不受太大的影響,一邊發展,一邊研發,爭取逐步擺脫對外依賴。
站在特朗普的角度看,這三項禁令是他對付中國的“殺手锏”,想打中國一個措手不及,逼迫中國在關稅談判中讓步。
那是什么原因,又讓特朗普收回已經放出的“大招”呢?
首先,中國的稀土大招打痛了美國,而特朗普又在短時間內找不到替代中國稀土的辦法,所以只能用解除這些禁令,換取中國的稀土。
中國在稀土領域,是全球絕對的王者,目前國際上高精尖的稀土材料,基本都是中國供應的。
正好美國是中國稀土的主要買家,這次關稅戰爆發后,中國祭出稀土大招,沒過多久,美國就知道疼了。
不少美國的產業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非常高,而且這些產業是美國經濟和科技的命根子,像軍工和半導體等。
中國斷供稀土,美國從其他渠道又拿不到,只有兩條路可選,要么拿東西換取中國的稀土,要么放棄某一產業,停工停產。
后面這條路不現實,就只能放下身段,懇求中國在稀土供應上放一馬。
美國對中國稀土斷供有多著急,從財長貝森特的一番話就能看出來。其火急火燎地向中國喊話,希望中國能加快稀土出口速度。
據悉,雖然中國答應恢復對美稀土供應,可出口量還沒有恢復到四月前的水平。
如今特朗普能一口氣解除三條對華禁令,明顯是在向中國示好,希望中國的稀土供應盡快恢復到正常水平。
其次,特朗普可能是在為訪問中國創造條件。最近幾天,特朗普準備訪華,并且參加中國“九三閱兵”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
說實話,特朗普出席“九三閱兵”這件事,還有待商榷,但是特朗普訪華的概率,還是相當高的。
特朗普這次回歸后,一直念叨著希望訪華,毫無疑問,如果中美關系想要有一個實質性的改善甚至回暖,雙方互訪確實很有必要。
最近又有美媒曝料稱,白宮正在籌備特朗普的訪華事宜,甚至已經開始給特朗普挑選訪華陪同團隊。
想來中國,自然是想要帶點成果回去的,這就要求特朗普帶著誠意來,給雙方會晤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特朗普解除三條對華禁令,似乎預示著訪華計劃,可能快要落地了。
最后,通過不久前的關稅戰,特朗普應該已經意識到,對關鍵技術和零部件的封鎖禁運,對中國很難奏效了。
反倒是這種限制,會促使中國將壓力變為動力,加大自主技術的研發,提升國產化率,最終被反噬是美國企業。
就拿芯片來說,或許要不是美國對中國的某些企業搞芯片禁運,也就不會刺激這些企業去自研芯片。
當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地使用國產芯片,美國芯片在華市場的銷量,自然會受到一定的沖擊。
正如世界前首富比爾-蓋茨所言,美國對中國搞技術封鎖行不通,反而會助力中國科技發展。
眼下蓋茨的預言,正在變成現實,特朗普算是后知后覺了。
當然促使特朗普爽快解除對華三條禁令的根本原因,還是中國崛起了,綜合國力變強了,與美國的差距在不斷縮小。
當兩個實力接近的對手博弈,合作遠比對抗要更符合各自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