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全國50州同步爆發大規模示威游行,社交平臺相關話題閱讀量突破10億。美國眾議院剛剛以218:214的極小優勢通過“大而美”法案。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美國兩黨格局遭遇最大挑戰。
一場關于公平與未來的較量
美國“獨立日”本該是舉國同慶。然而,2025年的這一天注定被寫進歷史。白宮上空呼嘯而過的B-2轟炸機和F-22、F-35戰機與特朗普的標準軍禮形成鮮明對比。
萬人廣場前,特朗普簽署了“大而美”法案,媒體鏡頭聚焦他的自信笑容。支持者歡呼,反對者憤怒。美國社會在改革與分裂之間劇烈震蕩。
法案內容掀起軒然大波。企業所得稅下調至21%,新能源車稅收抵免取消,光伏補貼收緊,對與中國技術合作的企業直接斷供補助。
白宮發言人宣稱法案將推動經濟沖天,債務赤字同步縮減。紐約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軍工企業股票瞬時暴漲,新能源板塊全線下跌,特斯拉市值蒸發超百億美元。太陽能產業協會警告,331家本土工廠將面臨倒閉危機,能源創新公司預計2035年美國電價將上漲50%。
《紐約時報》披露,1%最富家庭減稅總額高達9750億美元,僅0.1%頂級富豪遺產稅可省2110億美元。普通人醫保資金被削減1.5萬億,1600萬低收入人群恐將失去醫保保障。
年收入500萬美元的富人每年減稅近30萬,而年收入1.7萬美元的家庭反倒要多交一千多美元。貧富分化加劇、醫療保障斷崖、債務風險飆升,這一切都讓“繁榮”二字顯得諷刺。
獨立日變“抗議日”
7月4日夜,抗議聲浪回蕩在五十個州的街頭巷尾。超3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人群規模創十年新高。芝加哥、洛杉磯、紐約、費城,城市廣場與公園成為民眾表達憤怒與訴求的舞臺。抗議不僅是喊口號,更多的是創意表達。
有人用稅單拼出自由鐘造型,有人在墻上畫下特朗普與富豪排隊領錢的畫面。特斯拉車主用大燈拼出“反對大而美”字樣,藝術與抗議完美結合。
“50501”運動呼之欲出——50個州,50場游行,反對1項法案。訴求分明:打擊富豪干政、反對企業裁員、反對種族歧視、反對仇恨政治。
現場既有批判,也有派對氣氛,嘉年華式的諷刺和自嘲成為社會撕裂的注腳。許多居民調侃,這一天該叫“不要特朗普日”。
社交媒體熱度飆升,討論量破億。無數家庭、年輕人、老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發聲。抗議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場全民對政策公平、未來走向的正面較量。美國社會不再漠視政治,普通人越來越意識到,每一項法案都在實實在在影響他們的錢包與生活。
分裂中的共和黨與馬斯克“美國黨”崛起
“大而美”法案通過后,共和黨內部出現嚴重分裂。部分傳統藍領選民公開批評特朗普,質疑新法案只為富人謀利。
黨內少數議員甚至倒戈,反對繼續為富人減稅。共和黨高層擔憂,選票分流將影響2026年中期選舉和參議院席位。
馬斯克的反擊來得毫不拖泥帶水。7月5日,馬斯克在社交平臺X發布重磅消息,正式成立“美國黨”,口號是“把自由還給人民”。
他宣布將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參選,主攻2-3個參議院席位和8-10個眾議院席位,目標是成為國會關鍵少數,從而影響立法走向。
“美國黨”提出削減債務、負責任支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現代化軍隊、推動科技創新、減少能源領域監管等主張。
馬斯克還放話,對支持“大而美”法案的共和黨議員發起“初選狙擊”,并號召支持者為反對法案的議員捐款。團隊已展開基層組織培訓,X平臺每天推送政策解讀視頻,力圖用社交媒體賦能新黨崛起。
不少評論認為,馬斯克的新黨有望打破美國170年來的兩黨壟斷。部分年輕人、中產階層對“美國黨”寄予厚望。民主黨人嘲諷新黨是“笑話”,但也承認,馬斯克的財力和影響力不可小覷。新黨不必立即向聯邦選舉委員會注冊,除非籌款和支出突破門檻,馬斯克手握巨額資金,完全不受資金困擾。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正面沖突
共和黨內部對馬斯克充滿分歧。部分高層警告,如果馬斯克堅持下去,只會讓他變成“沒有國家的人”,兩邊都不歡迎。
有人擔心新黨會分流保守派選票,危及關鍵選區。特朗普及其顧問公開嘲諷馬斯克是“南非人”,甚至暗示要驅逐出境,威脅審查其企業補貼。
黨內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已經行動,打擊反對“大而美”法案的“異見”議員。傳統金主則質疑馬斯克是否能找到真正有號召力的候選人。
馬斯克并未退縮。他在X平臺與網友互動,承認新黨初期不會追求全面勝利,而是“精準出擊”,在國會形成關鍵力量。
其目標明確:通過少數席位改變立法天平。分析人士指出,在國會兩黨席位極度接近的背景下,任何一個“掣肘”小黨都能成為決定性變量。
共和黨部分選民已轉投馬斯克陣營。傳統藍領工人、年輕人、科技從業者都對特朗普“劫貧濟富”的稅改充滿不滿。部分共和黨議員面臨初選壓力,黨內資源分配、競選資金流向出現波動。
美國社會的變與危
“大而美”法案的深遠影響正在顯現。紐約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法案通過后,軍工企業市值飆升,新能源企業市值大跌。
洛克希德·馬丁漲幅超4%,特斯拉跌幅近4%。太陽能協會警告,超過300家工廠將倒閉,新能源產業鏈遭到重創。未來十年,聯邦赤字將增加3.3萬億美元,國債規模突破36萬億美元。
《紐約時報》調查顯示,60年來最燒錢的法案誕生,社會分配極度失衡。未來十年,美國普通家庭的實際收入增長趨于停滯,醫療保障斷崖下滑。超過1600萬低收入家庭面臨失去醫保風險,能源成本、生活成本不斷攀升。
馬斯克批評法案是“讓國家破產的瘋狂行為”。不少共和黨大金主也對法案提出質疑,擔心長期赤字和社會分裂會削弱美國的全球競爭力。
社交網絡、民間智庫、經濟學者普遍預測,如果不及時修正政策,美國社會撕裂將進一步加深,經濟復蘇之路將更加曲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