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鄄城縣什集鎮華澤服裝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p紉機的噠噠聲如春蠶食葉般細密,上百名女工在流水線前熟練地裁剪、縫制、質檢,一件件成衣在她們手中快速成型。這家鄉村企業以“產業+就業+技能”的模式,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更以“媽媽崗”的創新實踐,讓留守婦女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的幸福轉身。
“以前總擔心接送孩子的問題,現在這份工作解決了我的擔憂。守著縫紉機干,咱也能當技術工人了?!倍啪戳照f話時手上動作不停,一條牛仔褲褲腳轉眼鎖邊完成。她的情況頗具代表性:送完孩子上學便騎車7分鐘到崗,下午4點半準時下班接孩子,月收入穩定在3200元左右,還不耽誤照顧家庭。
華澤服裝生產經理劉大勇向記者展示了一組數據:目前到崗的110名員工中,35歲至45歲農村婦女占比超55%,其中超七成是需照顧學生的“寶媽”。公司針對這一特殊群體量身打造就業方案——崗前7天集中培訓,允許彈性錯峰上下班,更實行“媽媽計時制”與“標準計件制”并行的薪酬體系?!昂⒆由≌埣俨豢廴冢@種人性化管理特別暖心?!备蕫奂t經過系統培訓,入職半個月時,她已掌握平車、鎖邊等5項技能,第一周就掙到600元。
曾在外地服裝廠打工年的帶班組長高冬華感慨地說:“以前村里姐妹羨慕我在外闖蕩,現在她們都說守著家也能干出‘技術范兒’。”午休時,女工們交流的不再是家長里短,而是哪種針腳更省料、智能裁床怎么操作……正如甘愛紅所說:“現在能用自己掙的錢給孩子買學習用品、給老人換新電視機,生活壓力減小了,整個人也更有干勁了?!?在什集鎮,像這樣專門為“寶媽”提供崗位的企業還有不少。
在山東晨雨糖業有限公司,像杜敬琳這樣的“媽媽崗”員工有近20名?!皨寢實彙辈捎糜嫾べY制,工作節奏由自己掌控,既能按個人效率收獲相應報酬,又能自由安排時間,從容處理生活大小事務。這份工作不僅是一份收入來源,更讓“寶媽”在家門口實現自我價值,守護家庭的同時綻放職場光芒?!霸跒椤畬殝尅峁┚蜆I崗位的同時,也解決了我們的用工缺口,實際上是一種雙贏。”公司負責人史青表示。
“媽媽崗”不僅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架起了女性成長、企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的共贏橋梁,以“她力量”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成為書寫鄉村振興答卷中溫暖而有力的注腳。
菏澤日報記者 焦同帥 通訊員 李茜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