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報記者 劉琦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一頭連著百姓福祉,一頭連著地方發展。
今年以來,保定多措并舉穩定和擴大就業,織密“服務網”,讓崗位與人才“雙向奔赴”,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平穩。
崗位資源的開拓是促就業、穩就業的前提。
為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創業,鼓勵畢業生盡早就業,市人社局制定畢業生就業賦能行動工作方案,組織保定市2025年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等活動,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搭建起高效雙選平臺。
位于蓮池區數據灣的河北山楠科技有限公司,是華北地區業務承攬能力位居前列的人工智能數據類服務基地。“保定市2025年民營企業服務月活動期間,我們精準對接人工智能行業急需的AI訓練師、自動駕駛標注員等技術人才,收到21份優質簡歷,有效緩解我們專業性強導致的‘招才難’。”河北山楠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在保定市2025年民營企業服務月活動中,市人社局聚焦供需匹配,線上開設招聘專區,線下舉辦分行業、分群體、分區域招聘活動,搭建企業與求職者之間就業橋梁。其間,共舉辦招聘活動30場,服務民營企業1000余家,發布崗位4916個,幫助企業招引人才900余人。
高質量的校企合作也深度助力企業跨域攬才。
5月10日,冀中藥業、立中東安輕合金部件公司等9家重點企業,在市人社局組織下,集體赴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參加2025屆畢業生雙選會,以“走出去”的開放姿態精準對接高校人才資源。
“企業目前比較缺乏的是制劑工藝研發專員、研發工程師等相關專業的人才。”冀中藥業人力資源有關工作人員介紹。
“9家前來參與招聘會的企業,與420名畢業生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對企業而言,更多青年人才的加入,也為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負責人孫嘉奇告訴記者,通過攜手企業,相繼走進衡水學院、河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精準對接高校人才資源,正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來保就業創業。
今年以來,市人社局通過開展“千家企業進校園活動”,已組織974家企業參加高校招聘,舉辦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會254場,累計提供就業崗位15550個。
市人社局還通過強化政校行企多方聯動,全力搭建用人單位與高校畢業生供需對接平臺。
6月5日,市人社局在保定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涿州、定興校區,通過政策宣講活動,為師生送上涵蓋就業創業、技能提升、人才服務的“一站式”政策大禮包。此舉也是落實“十萬英才興保定”計劃的生動實踐。
“這次政策宣講為學生就業創業提供精準指引,更為學校深化產教融合注入新動力。”保定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強政校行企協作,為同學們的求職之路提供有效幫助。
就業援助工作,關系群眾冷暖,關系民生底線。
“太感謝你們了!幫我找到這么好的工作!”5月28日,在蓮池區人社局就業服務中心,外來務工人員張明緊緊握住工作人員的手,難掩激動之情,感謝人社局幫自己解決了一件“心頭大事”。
幾天前,張明來到蓮池區人社局,想為自己尋求一份包食宿的工作。考慮到張明有工地體力勞動工作經驗,工作人員為他推薦了一家貨運倉儲公司。協調溝通后,張明順利通過試崗和面試,第二天就搬進企業宿舍,開啟新生活。
“我現在是北京盒馬鮮生的一名分揀員,月收入達到7800元,日子越來越好。”43歲的劉海城是淶源縣淶源鎮東夾山村民,通過淶源縣2025年春風行動暨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一次次精準幫扶,讓就業困難群體找到安身之所。
截至5月底,市人社局堅持有序外出和就地就近就業相結合,進一步拓展省內外勞務協作、就業幫扶車間、返鄉創業帶動、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渠道,脫貧人口務工就業13.09萬人。
就業穩,則民心安。接下來,市人社局將繼續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實施就業促進工程,組織大眾創業活動,持續推進政策落實服務落地,多措并舉穩定和擴大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平穩,為穩就業保民生注入強勁動能。
來源:保定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