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213票險勝,“大而美”法案闖關背后是特朗普的豪賭,而中方也得益白撿兩個戰略機遇。
近日,眾議院以219:213的微弱優勢通過“大而美”法案的程序規則,這場被共和黨視為中期選舉關鍵籌碼的立法博弈,正以近乎肉搏的姿態推進。這場投票的接連反轉當真是充滿了戲劇性,原本被認為穩操勝券的共和黨,竟在投票中出現5名“反水者”,好在結果有驚無險,也讓特朗普為之后的中期選舉提供了更多籌碼。
不過,“大而美”法案原本就非常割裂,雖然它兌現了特朗普此前競選發言時的承諾,給警察、醫護等群體送上稅單減免的“大禮包”,試圖用經濟甜頭鞏固票倉,但相對的,卻要砍掉醫療補助和食品券等民生支出,相當于從低收入者碗里搶飯。
更微妙的是法案中還有“時間陷阱”,眾議院版本只將減稅延長到2029年,剛好覆蓋特朗普可能的第二任期,但參議院版本卻試圖永久化減稅條款。這種差異絕非偶然,而是共和黨高層為之后的中期選舉設下的“政治杠桿”,先用短期甜頭拉攏選民,再用長期政策綁定利益集團。
同時被取消的還有新能源領域補貼,這對中方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機遇。因為美國此舉很可能削弱其在電動車、太陽能等關鍵產業的競爭力,進而影響其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的領導地位。新能源的核心價值不僅在于環保,更在于為人類未來突破太陽系束縛、實現星際航行提供新型能源解決方案。
美國的政策轉向可能導致其在新能源技術競賽中落后,而中國則可能借此機會加速發展,占據未來能源科技制高點。
經濟方面,國會預算辦公室很快意也識到了問題,根據其分析來看,未來十年,美國僅減稅部分就將產生4.5萬億美元支出,而聯邦債務占GDP比例將從98%飆升至124%。這意味著每個美國家庭每天要平攤38美元的新增債務,相當于政府給每個家庭發了張無法拒收的必繳賬單。
除此之外,隨著美國債務像吹氣球般膨脹,美聯儲也面臨著左右為難的困境,如果維持高利率來穩住美債市場,財政赤字將因付息成本飆升而進一步失控,但如果降息刺激經濟,投資者又會因收益率縮水而拋售美債。
但這對中方來說,將會是第二個白撿的戰略機遇。美國債務擴張短期內可能帶來美元流動性泛濫,形成資產價格泡沫,而長期以往,債務陷阱必然削弱其全球影響力。
只要中國在這場“美元周期波動”中守住自己的節奏,就有機會讓人民幣資產成為全球資本的“穩定器”。人民幣國際化絕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但穩扎穩打的漸進式推進,將逐步穩固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中的地位,“護城河”也將越發扎實。
如今,“大而美”法案的落地時間已經越來越近,雖然我們說是美方白送了中方兩個戰略機遇,時機上是因為中方一直以來的眼光都是超越眼前利益的,目標也錨定的非常長遠,這是為什么中方能在美國的“短期主義”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機遇鑰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