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搜狐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2日,烏克蘭的情報評估顯示,朝鮮計劃向俄烏前線增派2.5萬至3萬名士兵支援俄軍,使在俄作戰(zhàn)的朝鮮士兵總數增至原來的三倍。美媒報道稱,這些朝鮮士兵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抵達俄羅斯。去年11月已有1.1萬名朝鮮士兵被派往俄羅斯,協助俄方擊退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qū)的攻勢。據西方官員稱,其中約有4000名朝鮮士兵在部署期間傷亡。此后平壤與莫斯科的合作日益密切。
士兵(資料圖)
俄烏沖突打了這么久,朝鮮在軍事援助上可沒含糊。超600萬發(fā)炮彈一股腦運往俄羅斯,各種先進武器裝備也沒少送,甚至直接派兵參戰(zhàn)。朝鮮這些實打實的支援,對俄羅斯來說太重要了,戰(zhàn)場上彈藥、裝備消耗巨大,朝鮮的援助就像及時雨,讓俄羅斯在后勤補給上有了更多底氣。庫爾斯克戰(zhàn)役里,朝鮮派出1萬士兵投入戰(zhàn)斗。這場戰(zhàn)役關鍵時刻,朝軍一上,戰(zhàn)局立馬有了變化。當時俄軍面臨不小壓力,朝軍加入后,憑借自身戰(zhàn)斗力和戰(zhàn)術配合,打破僵局,為后續(xù)作戰(zhàn)打開新局面。
烏軍對朝軍的評價很到位,說他們果敢堅決,學習適應能力強,還擅長利用地形天氣。在MalayaLoknya村爭奪戰(zhàn),朝軍輕步兵小組趁著夜色滲透,摸清楚烏軍火力點位置后,突然發(fā)動襲擊,打得烏軍措手不及。Plekhovo爭奪戰(zhàn)中,面對烏軍堅固碉堡,朝軍沒強攻,而是繞到碉堡后方,切斷烏軍補給線,再配合正面部隊,輕松拿下碉堡。
剛上戰(zhàn)場,朝軍靠著傳統(tǒng)戰(zhàn)術打出優(yōu)勢。可北約給烏克蘭支援不少先進武器和打法,朝軍很快遇到挑戰(zhàn)。但經過庫爾斯克戰(zhàn)役,朝軍邊打邊學,摸索出不少新戰(zhàn)法。比如多兵種協同作戰(zhàn),步兵、炮兵、裝甲兵配合更默契;還有特種作戰(zhàn),專門針對烏軍重要目標搞突襲。
俄羅斯打了這么久,兵力緊張是個大問題。前線作戰(zhàn)、后方防守都需要人,朝鮮這兩三萬士兵要是真來了,能大大緩解俄羅斯兵力壓力。這些士兵經過朝鮮嚴格訓練,戰(zhàn)斗力不弱,到了戰(zhàn)場就能派上用場。
俄羅斯媒體報道,有顧問提到,朝軍能幫俄軍更好地部署。建立緩沖區(qū)這事,朝軍就能發(fā)揮大作用。他們可以和俄軍一起,在邊境地區(qū)構筑防線,解放一些重要區(qū)域,擴大俄羅斯的戰(zhàn)略空間,讓俄羅斯在談判桌上更有話語權。
士兵(資料圖)
俄羅斯的石油、糧食和各種資源,對朝鮮經濟幫助太大了。朝鮮用軍工廠生產的武器彈藥換物資,經濟實力肉眼可見地提升。以前朝鮮在國際上面臨不少制裁,物資短缺,現在通過和俄羅斯合作,能源有了保障,糧食供應也穩(wěn)定了,國內經濟發(fā)展更穩(wěn)。
俄羅斯把鎧甲S-1防空導彈和天竺葵無人機生產線都轉給朝鮮,軍艦制造技術也不藏著掖著。朝鮮在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技術上本來就有基礎,再加上俄羅斯技術支持,研發(fā)速度更快。海軍方面,有了俄羅斯的幫助,朝鮮軍艦建造水平提高,海軍實力也跟著變強。
在俄烏戰(zhàn)場,朝鮮軍隊直接和現代化軍隊對抗,這可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從武器使用到戰(zhàn)術配合,從情報收集到戰(zhàn)場應變,朝軍都能積累大量經驗。這些經驗帶回去,能讓朝鮮軍隊訓練更貼近實戰(zhàn),提升整體作戰(zhàn)能力。
坦克(資料圖)
美國和北約看到朝鮮大力支援俄羅斯,肯定不會坐視不管。以后對朝鮮的制裁估計會加碼,各種限制措施可能更多。韓國和朝鮮關系本來就緊張,這下估計會更僵。韓國可能會加強和美國、北約合作,在軍事部署上做出調整。
至于俄烏沖突,要是朝鮮真增派兩三萬士兵,戰(zhàn)場局勢又得大變。俄羅斯有了這股生力軍,進攻防守都會更有底氣。烏克蘭肯定也會想辦法應對,雙方博弈會更激烈。朝俄合作未來還會有啥新動作,值得繼續(x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