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的垃圾房里面裝了空調?街道的回應引發了熱議。 高溫腐臭和學生宿舍沒有涼風。
7月的天氣熱辣辣的。在一個小區的門口。垃圾房里面竟然透著一絲涼氣。走過去一看,空調的外機在呼呼地運轉著。為什么給垃圾房裝上了空調?
接到的工作人員很直接的說。在高溫天氣下垃圾腐爛得更快了。傳出來的臭味實在是讓人受不了。業主們對環境衛生的要求很高。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直接說出了重要的矛盾。在高溫下的垃圾有多猛?沒有及時清理出去的廚余垃圾。
在一天的時間里就會增長出很多的腐敗菌。這樣就會產生硫化氫。就是我們所說的臭雞蛋味。溫度一升高10度,就會產生更加劇烈的化學反應。開空調來進行降溫,確實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但是在大學宿舍里呢?青島大學有學生曾經發帖說。在夏天宿舍里面就像蒸籠一樣,翻來翻去都睡不著。羨慕垃圾桶都可以在空調房里呆著。
這句話看起來像玩笑話,但是卻藏著真切的渴望。公共資源的分配差異就這樣表現了出來嗎?
這個小區的物業費特別的貴。業主們拿錢來享受好的服務。
大學的宿舍費呢?一年就幾百塊錢,比成本低太多了。政府的補貼拿來做基礎的運行維護已經很不容易了,裝空調?誰來出經費?
那一臺網紅空調,它并不是一整天都在工作,街道直接說,只有在炎熱的夏天才會用。
小區的業主們默默的承擔了這些額外的電費。有一個住戶直接說,花錢來買清潔干凈,這確實是很公平的事。
還有一個業主補充說。這樣總比臭味飄到自己家里面好。事情沒有是非對錯。有的人追求很好的生活環境。
有的人還在等待著基礎的條件變好。當空調房里面的垃圾遇見了宿舍里面的電風扇。折射出來的是不同的群體對體面生活的定義差。
新的進展:很多地方的網友們開始觀察起了自己身邊的小區。我們這里的樓盤也在垃圾房裝了空調。
普通小區里面用除臭劑效果也很好。討論已經超過了這件事情的本身。我們到底愿意為哪一種舒適來買單?
天臺縣始豐街道的真實回應,在不經意間撕開了現代生活的一角褶皺。在一個地方的垃圾房吹起冷風的時候,另一個地方的學生們正在擦去悶熱難眠的汗。
這并不是諷刺,而是社會多元化要經歷的磨合。每一種合理的請求都應該被看得見,每一種改善都需要花錢。
下一次在你看見安靜的垃圾房或者吱呀轉動的宿舍風扇的時候,請這樣想一下。在我們理想中的適合居住,到底還需要多少共識來鋪路?
荔枝新聞原創報道 天臺縣始豐街道工作人員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