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平快敘事融入“現代梗”
展現禮樂文化鮮活生命力
近日
由福州日報社、閩清縣委宣傳部
歷時數月匠心制作的
陳祥道、陳旸6集動畫短片
在福州晚報、新閩清等視頻號平臺
全集上線并獲得廣泛傳播
讓閩清“學霸兄弟”走進大眾視野
該動畫短片以閩清縣傳奇人物陳祥道、陳旸兄弟為主角,通過每集1分多鐘的輕量化內容,融入準確的歷史敘事與年輕化、趣味化表達,串聯起“禮樂雙璧”從科舉成名到著書立說的璀璨人生。
第一集:閩清飛出金鳳凰
北宋時期,福建閩清云龍鄉誕生了陳祥道、陳旸兄弟,被后世譽為“禮樂雙璧”。他們的著作《禮書》《樂書》影響深遠,收獲高度評價,并收入《四庫全書》,并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本集點明兄弟二人在中國禮樂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和對后世的巨大影響,并開啟他們的傳奇人生故事。
第二集:一朝及第遇貴人
本集聚焦兄長陳祥道。他天資聰穎,25歲考中進士,進京后得到王雱賞識,被引薦給當朝宰相王安石。陳祥道拜王安石為師,憑借才華迅速成為其得力助手,為后續參與變法埋下伏筆。
第三集:宦海坎坷二浮沉
本集講述陳祥道在王安石變法中的經歷。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推行新法。陳祥道為變法提供理論支持,將變革思想融入其著作《論語全解》。然而,隨著王安石兩次被罷相,作為其核心助手的陳祥道也遭遇貶謫,仕途坎坷。
第四集:在家閑賦三年半
陳祥道因故被停職,回鄉閑居三年多,但這段低谷期卻成為兄弟情誼加深的契機。陳祥道潛心讀書,并深刻影響了弟弟陳旸的成長。從小音樂天賦極高的陳旸在兄長引導下勤奮好學,為日后成就打下基礎,并在哥哥鼓勵下走上讀書入仕之路。
第五集:四弟登科獲圣寵
本集主角轉向弟弟陳旸,他聽從兄長建議,以布衣身份參加難度極高的“賢良科”考試,成功登科(宋朝49次開科僅41人中試,布衣登科者僅7人)。入朝后,陳旸的嚴謹作風和音樂才華深得皇帝賞識。他進獻《迓衡集》獲贊,后潛心編纂《樂書》,完成后獻予酷愛藝術的宋徽宗,達到“人生巔峰”。
第六集:陳旸的“世界第一”:領先歐洲六百年
本集闡述陳旸歷時近40年編纂《樂書》的艱辛歷程。《樂書》是中國乃至世界第一部大型音樂百科全書和表演藝術百科全書,比歐洲最早的同類著作早了600多年。《樂書》規模200卷,1124條、內容涵蓋音樂、樂器、歌舞、百戲等,被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并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并被深入研究。陳旸因此被尊為“樂圣”“世界音樂學第一人”,其精神與貢獻在家鄉閩清被永久紀念。
▲陳祥道、陳旸紀念館主建筑
近年來,閩清縣舉辦了紀念陳旸誕辰950周年暨禮樂文化周活動、“二陳禮樂文化”征詩等活動,還促成閩劇《樂圣陳旸》成功創作并入選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同時積極探索打造禮樂文化產業發展之路,將文化與經濟相結合,推動產業模式創新升級,持續提升文化軟實力。
▲陳祥道、陳旸塑像
今后,閩清縣將繼續深入挖掘禮樂文化的內涵和價值,深化“禮樂閩清”“樂圣故里”等品牌建設,大力推動禮樂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樂圣文化大IP轉化為產業優勢,帶動閩清農工商文旅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和文化事業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助力閩清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禮樂文化高地。
記者 林春長/文 石美祥/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