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不如以前火了,香港有名的導(dǎo)演王晶也開始玩了,在上面給大家講些香港過去的內(nèi)幕,過了這么多年,好多人還是好奇張國榮是怎么死的。
王晶說,張國榮的死好像跟一個內(nèi)地大佬有關(guān)系,那么張國榮的死真有別的原因嗎?那這個內(nèi)地大佬到底是誰呢?
王晶爆內(nèi)幕,說出了關(guān)鍵一擊
2003年4月1日那天,張國榮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跳樓走了,這消息一傳開,不管是內(nèi)地、香港還是臺灣的華語圈,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到現(xiàn)在都二十年了,時間過得真快,但好多人提起他的離世,還是忍不住覺得可惜。
最近,香港導(dǎo)演王晶在短里說起這事,說他現(xiàn)在終于能講一個關(guān)鍵情況,這可能是最后壓垮張國榮的因素,2002 年的時候,張國榮狀態(tài)很好,事業(yè)正處在高峰,但還想有新的突破,打算自己當導(dǎo)演拍一部電影。
他投入了全部熱情,親自籌備劇本、談演員,張曼玉、梁朝偉這些大咖都愿意參演,他對這個項目非常認真,甚至主動去請教王家衛(wèi)等知名導(dǎo)演,他不是玩玩而已,而是真的把這部電影當作人生下一階段的事業(yè)來做。
項目背后的資金,來自一位內(nèi)地富商,對方當時對張國榮承諾:“你就放心拍,錢我來出”,當時內(nèi)地資本開始介入香港電影圈,這個合作看上去非常合適。
但就在電影即將開拍的前幾天,資金方突然出事,投資人因涉嫌法律問題被警方帶走,資金鏈隨即斷裂,項目被迫終止。
據(jù)王晶回憶,這件事對張國榮打擊很大,他是那種對朋友特別有擔當?shù)娜耍涣晳T讓別人失望,而這次他已經(jīng)把所有人請了進來,甚至包括多位圈內(nèi)重量級好友。
他對自己說過的話非常看重,電影黃了,就意味著他必須一個個去解釋、去道歉,這對一個極度自尊、講信用的人來說,是非常沉重的打擊。
王晶認為,這不是唯一的原因,但肯定是一記重擊,張國榮本就有抑郁困擾,這次失敗讓他更加內(nèi)疚自責,而他又是個不輕易示弱、不愿麻煩別人的人,情緒被壓在心里,不容易得到紓解。
抑郁多年,張國榮早已身心俱疲
但真實情況沒這么簡單,資金問題確實存在,但張國榮的問題早就開始了,他不是因為這一個項目黃了才突然崩潰,而是這件事發(fā)生時,他已經(jīng)被抑郁癥困擾了很多年,精神狀態(tài)一直不好。
而電影項目出事,只是讓他徹底撐不下去的導(dǎo)火索而已,畢竟那個年代,大眾對抑郁癥根本不了解,大多數(shù)人把它當成情緒問題,以為是“想太多”“脆弱”或者“玻璃心”。
但張國榮其實早就意識到自己有病,他看醫(yī)生,也吃藥,只是效果不明顯,他不愿意把自己的病情講出來,因為他怕別人覺得他有問題,怕影響到別人,也怕破壞自己的公眾形象。
他吃藥很不規(guī)律,身邊的人也搞不清楚他的真實狀況,王晶說過一句話:“好像他有吃藥”,從這句話就能看出來,連關(guān)系比較近的人都不了解他的真實病情,他把情緒壓得太深,連朋友都看不出來他到底怎么了。
他本身就是一個很敏感的人,做事追求完美,又不愿意麻煩別人,再加上他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不少感情和心理創(chuàng)傷,這些壓力一直都在堆積。
他長期處于高壓狀態(tài)中,既要面對公眾形象的壓力,又要處理個人問題,長期壓抑之下,身體和心理都非常脆弱。
這時候電影項目出事,對普通人可能只是一次失敗,但對張國榮來說,卻像是整個信念的崩潰,他不僅感到失望,更覺得自己辜負了信任自己的人,這個失敗,擊中了他的自尊和責任感,讓他覺得沒有力氣再扛下去。
所以說王晶講的“資金斷裂”并不完全是重點,真正的問題是張國榮這些年累積下來的心理問題和情緒壓力,他早已在崩潰邊緣,只是剛好在那個時間點上,再也無法承受了。
從小缺愛,內(nèi)心不安定
可是要真正明白張國榮為什么會走到生命盡頭,就不能只看他人生最后那幾年,得把眼光往前拉,看他的成長過程,還有他怎么面對感情和社會的態(tài)度。
張國榮出生在有錢人家,父親是有名的“洋服大王”張活海,但這個家只給了他物質(zhì)條件,沒有提供應(yīng)有的關(guān)心和陪伴。
他爸整天花天酒地,對孩子基本不管,他媽情緒低落,不太理人,家里幾個兄弟姐妹,大多是保姆帶大的,各顧各的,他是最小的那個,從小感覺被忽略,沒人特別在意他。
他自己說過一句話:“我最羨慕會被爸媽罵的孩子”,因為他覺得,能被罵說明有人把你放在心上,他從小想被看見,想有人需要他,但這種感覺他從沒真正擁有,這種從家庭來的冷漠感,讓他從小就缺安全感。
長大后,他靠自己的努力在娛樂圈打出一片天,成了大明星,但紅了之后,他反而更孤單,舞臺上風光,背后卻被各種誤解和非議包圍,他的感情生活也常被外界拿來說事。
但好在他最親密的愛人唐鶴德,為了支持他,放棄高薪工作,用積蓄陪他度過低谷,兩人感情一直很穩(wěn)定。
他曾在演唱會上當眾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給唐鶴德聽,這其實是想公開表達自己的情感,他以為社會會慢慢理解,但結(jié)果是很多人冷嘲熱諷,對他很不友好。
他沒有選擇隱藏,而是選擇坦白,但同時也要承受更多壓力,他那份感情對他來說既是依靠,也是他必須承擔的壓力來源。
走到人生最后時刻前,他打電話給經(jīng)紀人陳淑芬,說話很平靜,就是像平常一樣交代事情,等她趕到酒店的時候,只聽見他跳下去的聲音。
她立刻脫下自己的外套蓋住他,希望幫他保住最后一點尊嚴,直到今天,沒有一張他的遺體照在外面流傳,靠的就是她當時的冷靜和保護。
這不是一件單純因為“失敗”或“感情”就導(dǎo)致的事,張國榮的離開,是長期積壓的各種心理壓力和情感傷害造成的,他有才華,人也真誠,但他太習慣一個人扛太多東西。
外人看到的,是他唱歌、演戲有多厲害,但他自己一直很孤獨,他想做好人,想讓大家接受他原本的樣子,可這個社會并沒有那么寬容。
如今,我們應(yīng)該停止去找“到底是誰害了他”,張國榮已經(jīng)離開了,他值得被記住的,不是悲劇,而是他的真誠、他對藝術(shù)的堅持,還有他對愛的不退縮。
參考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