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的雷沒有最大,只有更大!
6月5日,中植系旗下恒天財富廣深區域首席執行官,夏祥云接受審判;
6月12日,曾任恒天財富總裁,年薪9500萬的周斌被限制高消費,執行標的143310元;
6月25日,多家媒體報道顯示,中植系的新一輪傭金追繳工作正式啟動。此次矛頭直指從未退繳款項的理顧和僅象征性退繳少量款項的人員。
自從2024年1月,中植系進入破產清算程序以來,相關的新聞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它的破產清算堪稱中國金融史上規模最大的民營資本崩塌事件之一。
然而,面對4200億-4600億元的巨額負債,中植系賬面資產卻僅剩約2000億元,15萬債權人極有可能血本無歸。
實際上,中植的倒塌并不是由單一因素導致的,而是高杠桿運作、監管缺失以及投機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大而不倒”不是絕對的,一旦崩塌,后果不堪設想。
一家民營企業怎么會成為金融大鱷?這還要從它的創始人解直錕說起。
起初,他承包過印刷廠、水泥廠、經營過面食廠、養殖場等各個不同的行業,最后通過倒賣當地的紅松資源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5年,解直錕創立了中植系,開始涉足旅游、基建和房地產等領域,并逐步從東北向全國擴張。
如果說解直錕是靠實業起的步,那么帶他飛起來的則是金融。
2001年,解直錕開始進入金融業,第二年,中植系聯合哈爾濱國企重組國際信托,最終成立了中融信托,這一舉措加速了中植系金融版圖的擴張。
之后中植系憑借中融信托,開始頻繁參與資本運作,并獲得了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權。
2010年,中植系為了借國資背景提升信用背景和抗風險能力,將具有國企背景的經緯紡機拉進了中融信托,并持有36%的股權。
從此以后,中植系開始瘋狂擴張,資產規模從2009年的1000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7227億元。
然而,這僅是中植系布局金融業的開始,接下來的操作才使它橫掃資本市場,但也埋下了“雷”。
為了實現資本擴張,中植系聯合四大財富公司和中融信托,向高凈值客戶發行固收保本理財產品,門檻100萬起步,承諾年化8%~12%收益率。
其中,理財顧問的提成高達1%~2%,單筆銷售億元的話可以獲得百萬的傭金。
而這些募集到的資金都投入了借新還舊、地產、城投基建或資本市場之中。
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中植系開始逐步實施多元化布局。主要采用實業和金融同時開展的雙主業模式。
其中涉足新能源、幼兒早教、礦業、半導體等多個產業。
2019年,中植系資產達到3.72萬億元,成為資本游戲中最瘋狂的贏家。
只可惜這一切都好景不長,隨著2021年,解直錕健身時突然離世,揭開了中植系崩塌的序幕。
2023年11月,中植系公開承認資產已經無法抵債。
2024年1月,中植系開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中植系的輝煌就此落下了帷幕。
中植系之所以會破產,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商業模式的崩塌,因為其運作方式類似于龐氏騙局,即依靠承諾高額利息來吸納海量資金。
中植系資產管理規模最高時達到3.72億元,旗下四大財富公司是吸納海量資金的主力。
四大財富公司巔峰時涉及資金規模約7000億-8000億元,對應15萬高凈值客戶和5000家企業。
但2020年基金銷售新規出臺,禁止非法融資,要求所有機構以后只能從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銷售業務,這就促使中植系被迫轉向標準化基金銷售。
這樣一來,中植系原本依賴的像借新還舊、剛性兌付等運作方式,在失去了新增資金的支持后,開始大規模爆雷,最終引發兌付危機。
中植系的倒塌還歸因于地產下行的出現,雖然其崛起于地產,但也因地產而覆滅。
2020年,房地產“三道紅線”的政策直接導致房企融資受限,債務危機頻發,使房企連環爆雷,導致中植系地產信托資金鏈徹底斷裂。
因為中植系將大量的資金投向了房地產信托,如恒大、融創、世貿等房企,地產下行后很多房企項目開始爛尾、資金鏈出現斷裂,導致中植系資產減值超50%。
除此之外,很多人評價謝直錕的管理風格趨向于“一言堂”的模式,決策高度集中、權力也缺乏制衡,集團組織過度依賴于他。
所以,當他的外甥劉洋接管集團后,因缺乏權威與經驗,最終導致中植系出現管理層內斗、高層出走,風控體系癱瘓,部分高管轉移資產等行為,進一步加速了崩盤。
真可謂成也解直錕,敗也謝直錕。
中植系的破產清算絕不是一家企業的簡單崩塌,它是對投資者、金融市場、實體經濟以及監管體系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沖擊。
其中,高凈值人群的財富蒸發,直接導致金融信任體系遭遇重創。
超過15萬的投資者,投資金額均在300萬以上,據破產清算評估,這些投資者最終能追回的投資款比例不到20%。
并且,其中還有單筆損失金額最高可達50億的投資人,以及家族整體損失7000萬元等案例。
然而,這些損失還不是最可怕的,其對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波及才是影響深遠的。
這些投資者多為企業家、金融從業者、行業精英等社會中堅力量,這些財富的消失也意味著很多中產家庭受到了重創,這對消費市場以及民營經濟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而且中植系憑借央企背景、剛性兌付等話術騙取了投資者的信任,爆雷后揭穿了“低風險高收入”的謊言,使投資者對財富管理行業信任度降低,這樣使他們從非銀行的金融產品中大規模撤離,轉向保守儲蓄,這無形中也影響了金融市場的活力。
此外,中植系投資企業超5000家,因為它的破產導致股權質押、債權融資鏈條斷裂,波及上下游企業,這樣極有可能觸發部分企業流動性壓力和聲譽風險。
而49名中植系高管被采取強制措施,更是將這場企業的破產清算逐漸演變為法律案件,也表明了社會對金融犯罪的零容忍。
其實,通過中植系的破產,也給投資者揭示了三大陷阱:話術陷阱,年化6%~12%的類保本承諾;用明星背書與股權迷宮來掩蓋潛在的風險;過于迷信“大而不倒”與政府兜底的思想。
這再次證明,任何脫離了底層資產透明化和標準化的承諾,終究都是財富幻覺的泡沫。
當市場回歸理性,真相就會浮出水面。
參考資料:
1.物流巴巴《中植系萬億金融版圖董事長解直錕從印刷工人到資本大鱷,還是明星毛阿敏丈夫》
2.中華網《解密中植系萬億金融版圖掌門人解直錕早年是印刷廠工人》
3.中國砂石協會《堪比恒大!3.72萬億資產巨鱷破產清算!賬上資金僅剩180萬》
作者:九思
編輯: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