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產科“一床難求”,如今竟“門可羅雀”!
醫生講述產科“冰冷”現實——不少醫生轉行做行政。
許多產科更是直接關停,婦科、兒科跟著“萎縮”,連帶著幼兒園一年都關掉2萬所。
難道年輕人都不喜歡生孩子了嘛,這背后的真相令人擔憂......
產科步入“寒冬”
曾幾何時,“金眼科,銀外科,累死累活婦產科”,是醫院流傳甚廣的一句俗話。
但如今眼科、外科依然是“金銀”閃耀,反而婦產科卻“清閑”了。
上海某醫院有著近30年產科經驗的汪醫生,看著如今被關停的產科也是感慨萬分。
畢竟其可是經歷過最忙碌的90年代末,那時候大家生娃的熱情高漲。
值夜班的話一晚上進行8臺剖腹產手術都是經常的事情,更別說白天的場景了。
每天可謂是忙的“眼冒金星”,這邊剛下手術臺,就又得沖向下一個手術室。
然而時至如今,曾經火爆的產科直接“無了”,而之所以被關停,想必大家也都清楚——年輕人連婚都不愿意結了,更別說生孩子了。
而即使在關停之前,在大晚上產科也安靜的瘆人,從“門可羅雀”到“一個也沒有”,最終只有關停這一條路可走。
而這樣的現象可不是只有這一家醫院而已,在全國各地都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產科真的步入了“寒冬”。
并且就算沒有關停,但產科床位大幅度縮減、產科醫生被轉其他科室,在各大醫院變的再正常不過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現在的年輕人竟抵制生娃,這背后的真相令人擔憂......
先來看一組數據,從最新的報道顯示,2024年全國幼兒園數量為25.33萬、23年為27.44萬所。
僅僅一年時間便有約2萬所幼兒園關停,那么這背后代表著少出生了多少孩子,無法想象。
雖然說如今講究的是男女平等,在職場中婦女也能頂半邊天,可真當女性去找工作時,才會發現職場對育齡女性太不友好了。
尤其是越在大城市,這一點也越嚴重,有網友便吐槽稱自己公司30歲沒生孩子的女子,一抓一大把。
并且每次面試新工作,HR遇到育齡女性就會跟查戶口一樣,拐彎抹角的詢問近兩年要不要孩子。
即使是回答不要,但若是進了公司后卻懷孕了,那么不好意思,等休完產假回來,崗位早被人占了!
而現實就是這么殘酷,已婚沒孩子的女性投簡歷,回復率比已婚已育的低三分之一,生了孩子還能回原崗位的,十個里找不出三個。
此外,即使是年輕人想生孩子,可一想想那“無底洞”般養娃成本,瞬間便望而卻步了。
如今的社會不僅是大人“卷”,孩子們更是從一出生就開始各種“卷”。
幼兒園、早教班、興趣班等等,別人家的孩子啥都學,你家的孩子不學那就直接落后一大步。
但學的話,這背后卻是巨額的學費支出,一般的家庭哪里承擔的起,索性將生娃的事情先放一放。
而從小學開始,雖然到了義務教育階段,但養育孩子的成本依然不容小覷。
畢竟從小學起,大家都要開始上課外輔導班“內卷”了,畢竟學校講的東西還是太過淺顯,為了孩子不輸在了起跑線上,家長只能咬著牙報了一個接一個。
因此僅僅在孩子“教育”上的支出,便讓很多年輕人望其項背,更別說孩子的吃喝拉撒各個都需要錢。
此外,在結婚生子這件事上,如今的90后、00后想法跟老一輩的觀念可謂是完全不一樣。
以前大家覺得結婚生子是人生必選項,但現在好多人覺得,沒必要為了生孩子,而讓原本平靜的生活被打亂。
在相關的視頻中,可以看見評論區到處都是“不婚不育保平安”的段子,如今年輕人更看重自我價值,而不想被家庭和孩子困住。
而且生孩子是“果”,結婚才是“因”,如今年輕人連這個婚都不愿意結了,怎么可能有“果”。
結婚的人越來越少,“丁克”家庭、不要孩子的家庭越來越多,這種趨勢一時半會兒還扭轉不過來。
其實究其原因還是“錢”在作祟,結不起、生不起、養不起,這才導致了如今產科冷清的場面。
想要回到上世紀90年代的“輝煌”景象,如今看來任重道遠。
這需要社會各方齊心協力,讓大家的日子好起來,才能讓大家愿意生、敢生娃,給社會注入新活力!
那么,對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參考信息源:
[1]官方媒體:紅星新聞2025-06-18《去年全國幼兒園減少2萬多所背后:公辦園依然堅挺》
[2]官方媒體:澎湃新聞2024-04-19《婦產科迎來“關停潮”:孩子少了,醫生失業了》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