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正在拋棄按摩店,向著康復科涌去。
剛剛過去的“世界脊柱健康日”中,脊椎問題再次引起重視。
脊柱包括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五個部分,通常被稱為人體的第二條生命線。數據顯示,我國腰椎病患者超2.8億,20-40歲人群頸椎病患病率達59.1%,脊椎病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影響健康的十大疾病之首。
過去的很長時間,周五晚上的按摩店擠滿了腰酸背痛的打工人,直到人們發現,醫院康復科,才是真的回血圣地——
專業醫生背景,沒有過度按摩的風險;治療干脆利索,沒有推銷辦卡的負擔;醫保報銷后低至13.8元的費用,比按摩店或健身房都劃算太多。
精打細算的年輕人們奔走相告,去康復科牽引、按摩、體態矯正成了新一股小型風潮。
我們與四位去康復科診療的年輕人聊了聊,從她們的所見所想中,也窺見了當下年輕人的沉疴與隱痛。
有人在中學期間確診腰突,有人在按摩店加重腰傷,有人在康復科矯正體態,也有人陪朋友去理療,反被扣下確診頸椎反弓。她們大多都與疼痛相伴數年,最嚴重的時候,她們無法彎腰,不能穿衣,人生被疼痛禁錮,也堅持著求學、工作、健身,盡力不拖生活后腿。
直到在康復科,她們看到生活的另一種解法。
2025年初,豌豆趕到康復科時,診室門口排著長隊,六個診療室全都滿員。
她問旁邊的醫生,平時也這么多人嗎?醫生搖了搖頭:“這已經算人少的了。”人多的時候,十幾個治療師每天連軸轉,一天要接診上百人。這還是僅面向學生和職工的校醫院。
豌豆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讀研,剛經歷了腰病復發,在床上躺了一個寒假。
焦慮籠罩著那段時間,她無所事事地刷著手機,偶然看到網友分享,說西農康復科十分專業,去過的學生都說好。
因為常年腰痛,豌豆從大學期間就開始進出推拿理療店。高端的女子SPA館去過,打著老中醫名號的推拿店去過,幾百塊的理療也做過,效果都微乎其微,“一度懷疑是不是自己病太重了”。
看校友們都在推薦校醫院,豌豆想著,要不也去試試。
豌豆在西農校醫院就診時
校醫院康復科的就診流程比較簡單。先在網上預約,到現場排隊掛號,醫生面診完,就分配按摩醫師,進行半小時的按摩治療再加半小時針灸治療。
醫生的手法和力道也都很精準。此前因為腰間盤突出,豌豆已經足足半年沒能彎下腰,醫生讓她兩手交叉,雙手握著她手上的某個穴位,她突然發現,自己能彎腰了。
“按完才知道原來外邊理療店的手法是專業醫生刪減刪減再刪減版本,純為了賺錢才拉長療程,怪不得好不了。”豌豆捶胸頓足,后悔沒有早些發現康復科的好。
還有更好的價格,5次針灸加5次按摩的費用只要460元,醫保報銷后僅需138元。“光看這個價格已經不想管效果好不好了,要知道我之前做一次一小時的理療就要400元。”
豌豆的治療費用明細
最初,禾幾也是被康復科的費用所吸引。
28歲的她做著辦公室工作,常年坐在電腦跟前,一整天下來頭腦昏沉。
工作六年,她致力于成為各大“XX真功夫”連鎖店會員,有段時間,她幾乎每周五都要去公司樓下推拿店報到,花上150塊錢左右,做60分鐘的泰式按摩——超過200塊的全身SPA她不做,更便宜的中式推拿因為都是男性技師,她通常也不考慮。
她在那個店里都有固定的技師了。每次技師一按到她的脖子,都要跟一句“哦呦這么硬”,然后一頓猛捏。
按摩后第二天,她身上都跟被人打過一頓似的,碰一下就疼。但她覺得這才叫真正的到位,畢竟“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嘛。
直到朋友毛毛去中醫院康復科做了理療,回來后和她說了價格——此前她們一起在健身房報了私教課,一小時要700塊,而毛毛在康復科做了7個項目,2個小時,不到200塊錢。
禾幾心動了。
按摩店常客禾幾
禾幾和毛毛在一個工作日的下午去了康復中心,大廳里依舊擠滿了人。毛毛在做理療,禾幾和康復師閑聊,說到自己脖子疼的老毛病。
康復師問她會不會手麻,禾幾懵著:“經常會,但不是壓著胳膊了嗎。”康復師面露凝重,說主任就在旁邊的治療室,話沒說幾句,禾幾就到了主任跟前。
主任摸了摸她的脖子,讓她轉個身下腰,嚴肅道:“有點嚴重,明天到門診拍個片吧。”
第二天,禾幾拍了兩張CT,正式確診頸椎反弓和脊椎側彎。正常的頸椎是C型向前的生理弧線,禾幾的頸椎曲度已經從前曲變成了后曲。
醫生給禾幾開了七次的診療,包括推拿治療、懸吊治療和關節粘連傳統松解術,花費2310元,醫保報銷后自費1309.8元,算下來與按摩店差不了太多,體驗感卻截然不同。
康復中心的治療師并非用蠻力,而是對癥下力,很多動作也需要她一起用力,和治療師配合。理療過程中,治療師不斷問她疼不疼,“疼就不對了”。
禾幾有些反弓的頸椎
在康復科,不疼是一種標準,但在健身圈,疼才代表了某種效果。
很多健身教練會說,健身后的疼痛正是變強的過程。Lexie卻說:“一般人健身的起點,應該是康復科。”
26歲的Lexie,已經堅持健身三年。2023年,她因頸椎不適到康復科就診,無意間發現,那些在健身房私教課上獲取的體態評估,其實在康復科也能做,價格也相對便宜許多。
體態評估通常被認為是健身的起點,發現不良的體態或姿勢問題,才能有針對性的訓練,減少運動損傷的風險。但往往,很多人會習慣忽視這一步驟。
早期跟跳帕梅拉燃脂操時,Lexie就聽過很多腰傷或者膝蓋傷的案例,“這就是沒有運動基礎還不學習相關知識,瞎練,錯誤發力的結果”。
Lexie
Lexie此前在健身房做過初步的體態評估,發現自己有盆骨前傾,扁平足,長短腿的問題。她靠自學解決了盆骨前傾和扁平足,但長短腿的問題始終存在,硬拉后腰痛,深蹲也蹲不下去。
教練和網上的內容都告訴她,脊椎側彎、盆骨旋轉等體態問題都有可能導致長短腿,這也是Lexie來康復科的直接目的,她希望專業的醫生,能給到她直接準確的判斷。
20分鐘后,她的體態報告出來了:并非是預想的脊椎側彎,而是腰椎往左下旋轉,以及頸椎問題。
在武漢同濟醫院做體態評估,醫保后只花了102.78元,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可以自主選擇康復訓練,費用在169元左右。Lexie選擇了自己訓練,醫生于是給她開具了一張個人訓練指導單,指導她做了套頸椎操。
Lexie說:“很多頸椎操網上也有跟練視頻,對我來說,醫生的一次指導相當于一次外界的刺激加深印象,雖然很多康復訓練醫生不是全程指導的,但是有人糾錯也比居家更有效率且更安全。網上收藏的視頻,基本上也就吃灰了。”
根據檢查結果,她的訓練結構也徹底改變。回家后,她停掉了所有高強度的擼鐵和有氧訓練,把功能性訓練放到了主要位置,常跳的HIIT燃脂操也被八段錦和廣播體操取代。
“一般人不把起點設置在康復科,那么終點可能仍然是康復科。”2023年,她在社交賬號上分享了自己去康復科的經歷,帖子被3.2萬人收藏,寶藏康復科由此被更多人發現。
Lexie社交賬號內容
提到康復科,總有人覺得這是失能或受傷后才需要去的科室,老年人居多。
毛毛這次去到康復科,卻看到了不少年輕人——和她差不多年紀的女孩來治頸椎病,年輕的媽媽來做產后恢復,還有三、四個明顯是學生模樣的少年。
毛毛被確診腰椎間盤突出時,也只有16歲。
高一下半年,她突然感覺腰有些痛,回家和媽媽說,媽媽笑著回了她句名言:小孩兒哪有腰?
彼時毛毛的體重基數較大,164cm的身高,體重達到了180斤,朋友說她是個柔軟靈活的胖子。學校里的體育活動很多,她堅持著跑操、跳遠、扔鉛球,但腰部的疼痛綿密持久,始終難以忽視。
媽媽把她拉去市三甲醫院照了CT,醫生掃了眼片子,懷疑是肌肉拉傷,問題不大,休息下就能恢復。回家后,毛毛媽媽又聽說附近有家遠近聞名的正骨推拿館,想著幫孩子松快松快,但這一按,問題大了。
一陣錐心的疼痛從臀部襲來,緊接著,毛毛發現自己沒辦法坐下了,“整個屁股痛到不行”。
她又被緊急送到同一家醫院,醫生按了按她兩邊的大腿,發現左右腿的觸感出現偏差,懷疑是腰椎間盤的問題,做完核磁共振檢查后,她被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醫生和她說:“你這個程度如果不做手術的話,以后可能會癱瘓。”
“第一次檢查時,醫生可能覺得這么小的小孩不會得腰突,那個年代這種病例也確實比較少。事實上,青少年時期過重的體重,真的會對脊椎有非常大的影響。”如今已經32歲的毛毛總結道。
毛毛在康復科治療時
脊柱方面最大的誤區,就是認為脊柱疾病是老年病。
誠然,在公開數據中,我國中老年人群中97%患有脊柱疾病,實際上,在40歲以下群體中,脊柱疾病的患病率正在連連攀升,脊柱側彎也已成為繼近視、肥胖之外,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豌豆也是在中學時期就開始腰痛,但她大學時課外活動參加得多,四年來很少發病,直到考研備考階段,她長時間坐在桌前,胖了20斤,腰也越發疼痛。
2023年11月份,她聽說有家老中醫開的推拿館,于是慕名前往。
她還記得,那是家開在小區里面的家庭作坊,門口連個招牌都沒有,一堆人在門口排隊。
進屋后,眼前是一片廉價的簾子,后面是一張皮質的按摩床,一個中年男人站在床邊,上來就讓她在床上趴好。她感覺到男人的手在她的腰間摩挲,將她脊椎上方的皮膚一寸寸捏起來,她能聽到脊椎發出的咔咔聲。她心理和身體都有些不適,但她不敢說話,想著快點治好就行。
回家后第二天,她起床時突然發現自己無法翻身。“馬上要考研了,但我床也下不了,衣服穿不了,廁所上不了。我整個人都壞掉了。”也是這次,她正式確診腰椎間盤突出,醫生讓她回家靜養,幸運的是,她躺了三天,恢復過來。
“可能確實會有高手在民間,但大部分還是不靠譜的。”豌豆心有余悸。
豌豆(考研成功版)
事實上,不只是腰椎間盤患者,頸椎病患者在按摩時也需格外小心。
根據深圳市衛健委的科普,神經根型頸椎病通常可以通過推拿方式進行治療,但患有脊髓型頸椎病、頸椎節段性不穩定或伴有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的患者,如果在按摩中遭到過度的壓迫,很容易引發神經功能的急劇惡化,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的高位截癱。
在康復科做頸椎診療時,醫生就囑咐按摩愛好者禾幾“不按摩、不正骨”,在網上搜索相關案例,按摩后導致癱瘓的案例在近年來也發生過多起。
2025年2月份,網友@化妝師麻麻子就因按摩不當,導致急性腦梗死,幸好救治及時。究其原因,就是在按摩頸部時力度不當,導致頸動脈血管夾層,血栓順著血管流進右腦,壓迫到神經,再晚一點救治的話,結果就是偏癱。
久坐、低頭用手機等生活姿勢,正讓脊柱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但在當下的社會語境中,腰酸背痛就去按摩店按按,還是更多人的選擇。
算下來,毛毛與腰痛結伴的日子,已經占據了她人生一半篇幅。
古話說“久病成醫”,毛毛不知道這句話的準確性,只知道她桌上擺著《腰部康復訓練》《精神健康講記》《超越百歲》等健康養生類書籍,聽說有本《腰背維修師》也很適合腰背疼痛患者,她也準備購入。
她的社交平臺動不動就會刷到腰突患者的自救指南,“只要網上說管用的東西我都會買”,她買過紅外線燈、電熱毯、艾灸、護腰坐墊椅,在辦公室置辦了升降桌,還打算用瑜伽球代替辦公椅。聽說吹氣球能鍛煉核心肌群,她也興沖沖買來一大包,只吹了幾個,就忘在了抽屜深處。
毛毛在辦公室置辦的護腰坐墊椅
腰痛已經折磨她太久了。
16歲那年,母親包了輛車,把她抬在后座上躺平,奔馳400公里,到北京骨科排名前列的積水潭醫院和301醫院問診,301醫院建議她手術,積水潭醫院建議她保守治療。她在家貼了三個月的膏藥,才堪堪養好。
研究生畢業后,她在一家公司實習,每天通勤時長兩個多小時,腰始終隱隱作痛,某天,她發現自己痛到已經站不直了,無奈提前結束了實習,回家養傷。
工作后,她又接連經歷了幾次腰病復發。一次在夏天,公司空調溫度調得太低,一次在初秋,換季誘發了腰突急性期。
嚴重的時候,她沒辦法自己穿襪子,沒辦法蹲著上廁所,晚上疼到只能在屋里來回走動。每次定外賣,她都得叮囑外賣員將外賣放在門口的柜子上,因為她沒辦法彎腰。某次外賣員趕單時,隨手將外賣放在了地上,打開大門后,她覺得天都塌了。
和朋友旅游時
因處于腰突急性期,毛毛只能到處找地方躺著
年紀漸長,毛毛對腰病的擔憂也越重。
她有個朋友,因為腰痛,放棄了工作強度較大的大廠工作機會。前不久,另一個朋友生產時,因為有腰突史險些無法打無痛分娩針,更讓她憂心忡忡,“醫生得知我朋友一年內沒有發病,才給她上的無痛。”
大多數醫生對腰突急性期的建議,都是臥床休息,不活動、不按摩。網絡上紛雜繁復的信息也渲染著焦慮,長篇大論的文字下,掛著動輒幾百塊的護腰產品鏈接。
直到近兩年,毛毛在信息流中捕捉到康復科的名字,突然意識到,“我需要知道一些更科學的方法,而不是只靠自己恢復了。康復科帶給我的,40%的是它的治病效率,60%是來自權威的心理安慰。”
到康復科就診時,她將自己的慌張與擔憂和盤托出。醫生叮囑她要堅持鍛煉,否則隨著年紀增加,椎間盤水分流失,情況會更嚴重。同時醫生也寬慰了她,讓她放心備孕,至于無痛針能否使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她在康復科前前后后做了七次診療,帶回了一套鍛煉腰部的健身操,和被安利的20幾元的麥肯基卷枕。醫生說,夠用了。
毛毛在康復科治療時
在康復科,豌豆也得到了某種安慰。
與疼痛打交道的這些年,她已經摸索出一套平衡法則:學累了就去搓個澡,與15號技師見個面,坐高鐵也要帶上護腰椅,盡可能讓腰部有支撐,聽說加強核心訓練也會對腰椎間盤突出有緩解作用,她又開始健身。
但這么多年疼下來,她也難免沮喪,“總覺得自己身體很差”。甚至“豌豆公主”的網名,也源于她的腰病——某次她正在腰突急性期,和朋友一起叫了網約車,上車后她立刻感覺到座椅比其他車更舒服,朋友笑著說,她就像豌豆公主一樣,能精準衡量所有墊子的舒適程度。
去康復科之前,豌豆并沒有對預期結果有太多的期待,“我已經對這個腰有一些絕望了。這么多年了,我尋思就這么活吧,意思意思得了。”直到醫生握著她的手,她輕易地彎下了腰,她的心頭猛然燃起一簇火苗。
她問醫生:“我是不是病得很重。”醫生回她:“你不是病得重,你是病得久。”
豌豆在社交平臺記錄了自己在康復科就診的經歷
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
夏天來了,禾幾又買了幾板止疼藥。
過去的十幾年里,每到悶熱的夏天,她都會時不時頭疼。她甚至想過自己或許有腦部疾病,但幾次體檢都沒問題,她干脆在每次頭疼時,咽下幾顆布洛芬,就這么拖到了現在。
直到醫生告訴她,她的頭疼是因為頸椎病,手麻也是頸椎問題導致。“甚至我在網上看到些帖子,說頸椎病還能導致脫發。不過那是個賣按摩儀的帖子。”當然,她也買過按摩儀,用過幾次也閑置了。
她心里清楚,頸椎病最大的敵人是時間,持之以恒的鍛煉和維持正確體態,頸椎的退化進度才會減緩。但頸椎病最大的幫手也是時間,看診完那天,她一整天舉著手機,沒過多久,她又習慣性低下頭。毛毛告訴她自己每天都會堅持做康復操,禾幾震驚:“竟有如此自律之人。”
禾幾做康復治療時
離開康復中心很久后,毛毛還是難以忘記第一天看到的場景。
幾個老人被綁在豎起的床上,明顯是家屬身份的人推著輪椅走過來。電療機器前圍著一圈人,她能看到他們被治療部位的肌肉在不自覺抽動。一種生命質量下行的感覺彌漫在整個大廳,她不自覺地聯想到自己的晚年。
走進康復科前,她堅持減肥,買各種保健品,做了許多費錢又費心的掙扎,希望能變回完全健康的人。如今,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會徹底恢復健康了,能做的只有維持現有狀態,心反而安定下來。
她想著:“余生我要與腰突和諧共處了,我需要對它有更多的敬畏。”
部分參考資料:
1、深圳衛健委|別再亂做按摩了,真的可能要命!尤其這幾類人
2、中國家庭報|世界脊柱健康日|超40%年輕人脊柱出問題,低頭族、久坐族必看
3、科技日報|破除認知誤區 呵護脊柱健康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文中皆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