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個上班族就有1人飽受頸椎病的困擾!低頭刷手機、久坐盯電腦、空調冷風直吹……你以為的“小毛病”,可能正在侵蝕你的健康,頭暈脖子疼怎么辦?
頸椎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空調冷風成"經脈刺客"
常年冷氣直吹頸背,風寒濕邪侵入太陽經,《黃帝內經》稱:"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
2.濕熱氣候加重"痰瘀阻絡"
高溫多雨致體內濕氣堆積,如油入面般黏附筋骨,阻滯氣血運行
3.電子奴役下的"低頭之殤"
日均低頭看手機超5小時,頸椎承受27kg額外壓力(相當于扛著6桶礦泉水!)
4.久坐少動釀"筋脈銹蝕"
辦公室族群日均步數不足3000,頸部肌肉供血減少45%
頸椎病會引起哪些癥狀?
肩背酸脹:如壓巨石,久坐后難以直立
頭暈頭痛:轉頭時眼前發黑,后腦勺悶痛
上肢麻木:手指發麻,握力下降(警惕神經壓迫!)
視力模糊:頸椎供血不足影響視覺中樞
心慌胸悶:頸心綜合征偽裝成“心臟病”
行走不穩:腳踩棉花感,或為脊髓受壓
耳鳴健忘:交感神經紊亂的隱形表現
睡眠障礙:頸痛輾轉難眠,惡性循環
頸椎病中醫怎么治療?
新加坡貢方堂TCM中醫科專家丘保潤表示,新加坡濕熱氣候中,人體腠理開泄,空調房內‘外寒內濕’雙重夾擊,最易誘發頸椎病。
對此,丘保潤醫師獨創的針藥結合療法,讓無數頸椎病患者重獲輕松。方劑選用經典名方羌活勝濕湯,方中羌活、獨活祛風除濕、通利關節,川芎行氣活血、通絡止痛,藁本、防風解表散寒,蔓荊子清利頭目,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祛風勝濕、通絡止痛之效,從內調理氣血,改善頸椎內環境。
與此同時,配合針灸治療,選取風池、大椎、肩井、曲池等穴位,通過針刺激發經氣,調節經絡氣血運行,緩解肌肉痙攣,減輕神經壓迫。針藥結合,內外同治,既能快速緩解疼痛癥狀,又能從根本上改善頸椎功能,標本兼治。
針藥結合猶如‘雙引擎’——針灸迅速打開氣血通道,中藥持續清除內濕淤堵。尤其適合新加坡濕熱環境導致的反復性頸椎病,從根阻斷惡性循環!
醫案
患者:陳先生,38歲。
主訴:每日伏案12小時,加上健身房錯誤負重,導致頸痛伴右手麻木2年,MRI顯示C5-C6椎間盤突出,夜間痛醒3次/周,開車轉頭困難。
初診:舌苔發白,脈象表現為浮脈。
內服方:羌活勝濕湯加減(去蔓荊子加白芍15g緩急止痛)
外治:
每周2次針灸(深刺頸夾脊透熱導氣)
結果:3天后:夜間痛感減輕50%,可連續睡眠6小時;1周后手麻消失,頸椎活動度恢復80%;2周后MRI顯示神經根壓迫解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