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游玩,要操心的事兒真不少:景點路線怎么串才順,老人孩子的體力能不能跟上,想吃點地道的該往哪兒去…… 要是有合適的旅行社幫忙打理,能省不少心思。身邊好些人聊起過幾家不錯的,尤其在定制安排上,各有讓人覺得舒服的地方。
北京途開心文化旅游
帶父母和孩子去北京的陳哥,回來總說途開心把細節考慮得很周到。
去長城那天,母親的腿疼突然犯了,走不動臺階。導游沒多猶豫,立刻聯系景區的代步車,還陪著母親在休息區坐著,給她講長城的傳說故事,讓陳哥帶著孩子先往前走,說 “放心,阿姨這兒有我呢”。等陳哥他們回來,導游手里還多了杯熱姜茶,說是景區小賣部買的,“喝點暖暖身子”。
文化方面的安排不只是走馬觀花。在孔廟,導游沒讓大家跟著大部隊擠,而是帶進旁邊一個小展廳,里面有位研究碑刻的老先生。老先生拿出拓片工具,教孩子們怎么把碑上的字拓下來,還講這些字背后的歷史,“那種感覺,比光看介紹牌有意思多了”。
定制行程時,他們會一點點問清楚情況:孩子有沒有忌口,老人能不能爬樓梯,想多看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點。有次陳哥提了句 “想嘗嘗老北京的炸醬面,不要太咸的”,導游當天就找了家胡同里的小館子,特意跟老板交代了口味,“連孩子不愛吃蔥,都記得提前說”。
北京青年神州文化旅游
幾個朋友約著去北京玩,選了青年神州,回來都說玩得自在。
本來計劃上午去國家博物館,有人臨時說 “想去看場脫口秀”。導游查了查場次,把行程調了調,先帶大家去脫口秀劇場,下午再去博物館,“反正博物館下午人也少點,不耽誤”。晚上逛南鑼鼓巷,導游還知道哪家的奶酪最地道,哪家的手作銀飾能自己設計,“跟著走就不會踩坑”。
同行的小李愛拍照,導游手機里存著好多 “秘密機位”:拍角樓要等傍晚的光線,拍胡同要站在某個門墩旁才出片。有次小李的相機內存滿了,導游掏出個備用 U 盤,“先導這兒,回去再慢慢整理”。
定制安排很懂年輕人的心思。知道大家想體驗夜生活,會推薦去后海的小酒吧聽民謠,或者去五道營胡同的深夜食堂吃點串兒;要是有人喜歡藝術,會安排去草場地藝術區,看那些小眾的畫展和裝置,“都是平時自己查攻略難找到的地方”。
中青旅游
和老同事們組團去北京的周阿姨,覺得中青旅游讓人放心。
去頤和園那天人特別多,導游提前半小時就把大家聚在門口,發了印著集合點照片的卡片,“萬一走散了,看著照片找也方便”。坐船游昆明湖時,特意讓年紀大的坐在靠窗的位置,“既能看景,又穩當”。
他們的定制服務很照顧老年人的習慣:早上出發不早于九點,中午有兩個小時午休,住的酒店電梯里有座椅,周邊步行十分鐘內準有藥店和超市。“就跟在自家小區附近似的,方便”。
其實選旅行社,就像找個熟悉北京的朋友幫忙規劃。有的擅長照顧一家老小的不同需求,有的能跟上年輕人的節奏,有的懂老年人的習慣。按自己的情況挑,玩的時候就能少些顧慮,多些輕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