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冬,廣東梅州的寒風格外刺骨,在興寧羅崗鎮一個土磚小屋里,50多歲的農民彭嘉祥,像往常一樣,把癱瘓的妻子輕輕抱進被窩。
妻子因為年輕時患風濕落下病根,雙腿早已失去行動能力,這些年一直臥床不起。
屋里昏黃的燈泡下,妻子的眼神里藏著愧疚,她聲音低沉地說:“我這身子,還是給不了你一個孩子。”
彭嘉祥聽后,笑著將妻子攬進懷中:“有你在我身邊就夠了,咱們不強求,隨緣吧。”
其實,他們早已接受了命運的安排,打算就這樣相互扶持,安安穩穩過完余生。
可誰也沒想到,就在這一夜,他們的命運會發生轉變。
后半夜,妻子迷迷糊糊中被一陣若有若無的哭聲驚醒,那哭聲忽遠忽近,像從風里飄來。
她一下子坐起,拉著丈夫低聲說:“嘉祥,你聽,是不是有孩子在哭?”彭嘉祥迅速起身,披上衣服沖進夜色里。
幾分鐘后,他懷里抱著一個裹在被子里的嬰兒沖了回來,激動地說:“真的是個小娃!不知道是誰,半夜把她丟咱家門口!”
妻子接過嬰兒,掀開被子一看,小臉凍得通紅,眼角還掛著淚痕。被褥里,還夾著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孩子剛滿月,望好心人收養。
女人的眼淚頓時落了下來,她緊緊把嬰兒抱在懷里,仿佛抱住了整個人生的奇跡。
彭嘉祥也紅了眼圈,嘴里喃喃:“這就是上天送給我們的孩子啊!”那一刻,他們沒有多想,只是覺得自己有了孩子。
他們給孩子取名叫彭彩金,寓意這份從天而降的“彩色人生”。
誰也想不到,這個被遺棄的女嬰,后來會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一個瀕臨崩塌的家庭,并在十三年后,面對親生母親的到來,說出那句令無數人淚目的話……
小彩金的到來,給這個家帶來了新的希望,盡管家庭并不富裕,但夫妻倆始終盡全力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妻子坐在輪椅上,日復一日地織著竹筐,丈夫更加勤奮地工作,希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
然而,他們的努力并沒有換來輕松的生活。
隨著妻子病情的加重,家庭的經濟變得愈加困難,導致小彩金一直沒有去讀書,夫妻倆心里滿是愧疚。
不過,懂事的小彩金看到其他孩子背著書包去學校,雖然雖然很羨慕,但她從未抱怨過。
直到八歲,父親才攢夠了學費,將她送入學校,但命運并沒有放過這個家庭。
2003年,彭嘉祥在一場意外中不幸摔傷,導致癱瘓。此時,小彩金才僅僅11歲,面對生活的磨難,她沒有抱怨,而是主動承擔起照顧父母的重任。
此后,她早晨起床做飯,晚上幫父母擦洗、喂藥,課間則匆匆回家照料父母。
小彩金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常常感覺疲憊不堪,可是她始終沒有放棄學業,在父母的支持下,小彩金的成績始終保持優異,她也成為了全家的希望。
除了努力學習外,為了能夠讓父親早日康復,小彩金向醫生學習針灸技巧,每天晚上都堅持練習并努力幫助父親緩解痛苦。
小彩金的堅強和樂觀,感動了鄰居和班主任,大家都稱贊她是一個孝順又堅強的孩子。
班主任更是通過媒體將小彩金的故事傳播開來,很快她的經歷就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很多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小彩金一家的生活在眾人的幫助下,慢慢有了好轉,然而,幸福并沒有持續太久。
2006年春,彭嘉祥因病去世,妻子的病情也急劇惡化,小彩金再一次成為了家庭的頂梁柱。
到了2007年底,母親也因病去世,可憐的小彩金就此失去了雙親,而面對喪親之痛,她并沒有自怨自艾,反而更加堅強地走向未來。
也是養母去世的這年,小彩金的生母看到了她的經歷并主動上門認親。
盡管生母條件優越,但小彩金表示,她感謝生母給了自己生命,可是她不會離開養父母曾經生活的地方。
雖然生母親表示很后悔,可是小彩金依然堅持自己的決定,因為在她心里,養父母的“家”才是自己真正的歸宿。
如今,大學畢業的小彩金,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家鄉梅州,在特殊教育學校任教,并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小彩金深知,沒有養父母的無私收養和沒有社會各界的援助,就沒有今天的自己。
因此,她始終心懷感恩,用自己的一生去回報社會。
雖然小彩金的人生歷經坎坷,可是她沒有抱怨社會和出身,而是將苦難化為力量,用愛和責任回饋社會,這樣的精神品質,讓人敬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