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2017年,一位野生動物攝影師在婆羅洲意外捕捉到了一只“神秘猴”的影像:它灰蒙蒙的臉上長著一個灰色的小圓鼻,頭頂的毛發是黑色,臉旁的毛發卻又呈現出棕紅色——它的外貌特征,竟然不屬于世界上已經發現的任何一種猴子!
5年后,謎底才終于被生物學家們揭曉:這只猴子,其實是兩種不同猴子的雜交品種!并且,它甚至還擁有生育能力。難道大自然“生殖隔離”的規律就這么被打破了?這樣舉世罕見的雜交后代又究竟為什么會出現呢?專家們調查過后才發現,這一切都是人類造的孽……
神秘猴子的發現
“婆羅洲”,也就是加里曼丹島,位于東南亞地區,橫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文萊三國,是世界第三大島。
婆羅洲最為出名的是它豐富多樣的熱帶雨林資源:10種靈長類動物、350種鳥類、150種爬行及兩棲類動物以及1.5萬種植物在此處和諧共存、繁衍生息。在這里,你可以找到紅毛猩猩、長鼻猴、大王花等獨特物種,也可以進入世界最大的洞穴系統一探究竟。
因此,婆羅洲甚至被譽為“亞洲的亞馬遜”。也是因此,每年都會有無數生物愛好者奔赴此地,只為近距離接觸一次這神秘的熱帶動植物王國。
2017年,一名專業的野生動物攝影師也到訪了此處。他用隨身攜帶的相機記錄下了不少野生動物的可愛瞬間,卻意外發現了令人驚訝的一幕。
他遠遠地看到樹上坐著一只幼小的猴子,它的長相與婆羅洲其他猴子都相差甚遠:灰色的面頰、小而圓的鼻子、棕黑相間的毛發……作為一個生物愛好者,攝影師清楚地知道,這只猴子的特征,根本不屬于任何一種婆羅洲,甚至是世界上已知的猴子!
攝影師興奮地拍下了照片,在返回住所后就立刻將其發到了社交平臺,滿心歡喜地詢問起了熱心網友:他有沒有可能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猴子種類呢?
這篇帖子一經發出,就迅速引起了生物愛好者們的廣泛關注,可誰也說不準,這猴子到底是新發現的品種,還是基因突變的結果。直到生物學界開始介入事件,答案才終于有了眉目:這只神秘猴子,極有可能是兩種不同猴子的雜交后代。
然而,由于神秘猴被發現之時還是只幼崽,生物學家們也判斷不出它究竟是哪兩種猴子的雜交種,只得在后續的研究中繼續觀察它的成長過程。
這一觀察,就是5年時間。神秘猴逐漸展現出了更明顯的特征,生物學家們也有幸取得了它的糞便。經過對糞便樣本的反復對比和實驗,生物學家們得出了最終的結論:神秘猴,實際上是長鼻猴和針葉猴的雜交后代!
“生殖隔離”被推翻了?
長鼻猴和針葉猴也能雜交?這可是個稀奇事。畢竟,從活動范圍上看,婆羅洲的長鼻猴主要生活在河岸紅樹林,針葉猴則主要生活在內陸常綠林。這兩個地區之間,至少隔了20公里的緩沖帶。也就是說,長鼻猴和針葉猴在正常情況下,可以說是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
可如今竟然出現了兩個品種的雜交后代,婆羅洲雨林中到底發生了些什么呢?
還不等生物學家們調查出結果,前線科研人員又傳回了一張讓人驚掉大牙的照片:這只神秘的雜交猴,懷里抱著一只幼崽,并且,它的乳房還十分腫脹——這就證明,這只雜交猴,竟然擁有生育能力!
這簡直是違背自然規律。眾所周知,自然界擁有“生殖隔離”的鐵律,這是說,不同種的生物在自然條件下是不會發生交配的,即使是兩種親緣關系較為接近的物種,它們能發生交配,但也不能產生后代,或者后代也不具備生育能力。
咱們的身邊就有一個著名的例子:騾子。它是馬和驢的雜交后代,能兼具馬的體型、力量和驢子的耐力,但比馬更溫順,且抗病性還更強,可謂取兩者之精華,去兩者之糟粕,因此被廣泛培育。
但由于它是跨物種雜交的結果,其染色體不成對,因此無法繁育后代。
事實上,這條鐵律是自然界能維持穩定的關鍵所在。各個物種各美其美,才能美美與共,和諧共存。試想一下,要是隨便兩個物種都能繁衍后代,這些后代又能和其他不同的物種繁衍新的后代……那么不出十年,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就亂套了。
因此,這只舉世罕見的、能繁衍后代的雜交猴的出現,給我們敲了警鐘:世界上最重要的熱帶雨林之一的婆羅洲的生態平衡,出大岔子了!
都是人類造的孽
那么,這只雜交猴,究竟是怎么出現的呢?它又是不是真的推翻了“生殖隔離”的規律呢?
其實,所謂的“生殖隔離”,還分為幾個不同的種類:地理隔離、生態隔離、季節隔離、生理隔離、機械隔離,以及行為隔離。
這不同種的隔離的主要區別,就是物種發生生殖隔離的不同原因。例如,地理隔離,指的就是由于活動范圍的不同,兩種物種不會有生活上的交集,因此也不會發生交配,以至于產生后代。
而生態隔離,指的就是物種間的飲食習慣、生存方式等大不相同,因此不會發生交配行為。例如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碰見牛羊,不吃了它們都算好的,怎么可能和它們和和美美地繁育后代呢?
還有季節隔離,指的則是不同物種的發情期發生在不同季節,因此也不會發生交配行為。這幾種不同的隔離類別,也可能兩類或多類地同時發生在兩種物種之間。
婆羅洲的雜交猴的父母輩——長鼻猴和針葉猴的生殖隔離類別,就主要是地理隔離。兩者的活動范圍和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因此按正常的情況來說,不會發生交集,因此也不會產生生殖行為。
但兩種猴子也在生物學上屬于同一科,進化距離較近,染色體數目可能非常相似。在這樣的情況下,兩者擺脫地理隔離的因素而發生接觸,在雜交后代染色體數目正常的情況下,后代就可能擁有生殖能力。
因此,婆羅洲雜交猴能繁衍后代,其實也是符合“生殖隔離”的規律的。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雜交的關鍵,就在地理因素上,換而言之,就是婆羅洲在這些年來,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原來,不法商人們看婆羅洲茂盛的雨林有利可圖,就對當地的樹林進行了大面積的砍伐。一棵樹只需要5分鐘就能砍倒,但要想長成參天大樹,至少也要幾十年。
商人們只顧著悶頭砍樹,卻全然不顧能不能有新的樹木長成,婆羅洲雨林也就有了越來越多的荒蕪的缺口,而原本生活在這些缺口處的動物,也因為樹木不斷倒下,只得搬遷到還未被人類涉足的林中。
這樣一來,原本是兩條平行線的長鼻猴和針葉猴,就有了接觸,這才誕下了雜交后代。
結論
如果人們繼續無節制地砍伐熱帶雨林,那么受到影響的絕不只有動植物:雨林被砍伐了,動物被迫搬遷;不同種的動物發生雜交,新物種越來越多,原有物種卻相繼滅絕;生態平衡被打破,“地球之肺”雨林徹底失去生機;二氧化碳排出越來越多,卻沒有植物可以將其凈化,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
婆羅洲雜交猴的出現,提醒了我們:地球不只是我們的家園,而如果我們只因一時利益就破壞她,最后自食苦果的也只會是我們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