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一入深似海,而在這重重禁宮之中,竟藏著三個最危險的“假太監”。
一個深藏不露,最終刺殺皇帝,一手改寫朝局;一個假戲真做,讓高高在上的太后悄然產子;還有一個更是膽大包天,玩弄權術,睡遍后宮佳麗——他們外表溫順低調,實則心機深沉、野心滔天。
為何他們能在龍床之側安然無恙?
唐敬宗李湛登基那年才十六歲,正是貪玩的年紀。
他對朝政一點興趣都沒有,整天就想著打馬球、練拳腳、出去打獵。
大臣們愁得頭發都白了,這小皇帝卻玩得不亦樂乎。
劉克明是個聰明人。
他是大太監劉光的干兒子,仗著這層關系,進宮的時候根本沒人檢查他到底是真太監還是假太監。
從小就在東宮伺候太子的他,早就摸透了李湛的脾氣。
李湛喜歡什么,他就練什么。
馬球打得好,箭射得準,慢慢地就成了皇帝身邊的紅人。
李湛當了皇帝后,劉克明水漲船高,當上了太監總管。
兩個年輕人湊在一起,那真是一拍即合。
別的太監勸皇帝多理朝政,劉克明偏不,天天陪著皇帝瞎折騰。
李湛后來迷上了一項新運動——打夜狐。
事情是這樣的,有次在驪山行宮泡溫泉,因為很久沒人住,晚上老有狐貍出沒。
李湛一時興起,拿起弓箭就射,一晚上射死了十幾只。
這下可不得了,他覺得這比白天打獵刺激多了。
從那以后,李湛的作息完全顛倒了。
白天睡覺,晚上帶著一幫人滿山找狐貍。
大臣們跟著熬夜,一個個都快撐不住了。
可皇帝玩得正起勁,誰敢說半個不字?
公元825年的一個深夜,李湛又去打夜狐了。
這次收獲不小,端了好幾個狐貍窩。
興奮之下,他喝了不少酒,酒灑到了衣服上。
進更衣室換衣服的時候,劉克明看準了機會。
沒人知道更衣室里到底發生了什么,只知道年僅十八歲的皇帝再也沒有走出來。
劉克明伙同其他幾個人,在那個漆黑的夜晚,結束了這個貪玩皇帝的生命。
消息很快傳開了。
宰相裴度帶著神策軍殺進宮中,劉克明知道大勢已去,跳井自殺了。
裴度還不解氣,命人把尸體撈上來鞭尸泄憤。
劉克明的下場讓人唏噓。
他本可以繼續當他的太監總管,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可惜野心太大,竟然敢對皇帝下手。
更諷刺的是,他殺死的不是什么暴君,只是個貪玩的孩子。
北魏時期,有個叫高菩薩的年輕郎中。
這名字聽著就讓人覺得慈眉善目,事實上他長得也確實英俊。
十五歲就出師了,在方圓百里都算是小有名氣的神醫。
戰亂年代,能進宮當御醫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美差。
高菩薩憑著一手好醫術,順利進了宮。
本來好好當他的御醫就行了,偏偏遇上了馮皇后。
馮皇后原名馮潤,是文成帝皇后的侄女。
她和妹妹一起進宮,本來身體就不太好,后來好不容易熬成了皇后。
孝文帝是個好戰的皇帝,經常御駕親征,一走就是幾個月。
留下馮皇后一個人在深宮里,那種寂寞可想而知。
馮皇后身體本來就弱,加上心情郁悶,真就病倒了。
傳御醫來看病,來的正是高菩薩。
一來二去的,兩個人就看對了眼。
按理說,御醫是不能在后宮過夜的。
馮皇后想了個餿主意,對外宣布高菩薩已經凈了身,可以留在身邊照顧。
宮里人都知道這是假的,可誰敢說破?皇后說是就是唄。
高菩薩就這樣堂而皇之地留在了后宮。
兩個人也不避人,在大臣面前都敢眉來眼去的。
風言風語傳得滿宮都是,就等著有人去告狀了。
巧的是,馮皇后有個弟弟叫馮夙,長得丑不說,品行還差。
這家伙竟然想娶彭城公主,還讓姐姐去說媒。
公主哪受得了這個,冒著大雨跑去找哥哥孝文帝告狀。
不光說了馮夙的事,連皇后和高菩薩的丑事也一股腦倒了出來。
孝文帝一聽妹妹這么說,哪還坐得住。
回宮一查,果然如此。
高菩薩當場被處死,馮皇后被幽禁起來。
過了幾年,孝文帝覺得自己身體不行了,怕馮氏將來作亂,干脆賜死了馮皇后。
高菩薩的故事告訴我們,醫者仁心是好事,可要是心思用錯了地方,神醫也會變成罪人。
要說假太監里最出名的,非嫪毐莫屬。
這人的故事,跟秦始皇他媽趙太后脫不了干系。
趙太后原本是呂不韋的歌姬,后來被送給了秦莊襄王。
秦莊襄王死得早,留下趙太后年紀輕輕就守了寡。
守寡的日子不好過,趙太后又是個性情中人,很快就跟老相好呂不韋舊情復燃了。
呂不韋是個聰明人,知道這樣下去早晚要出事。
正好手下有個叫嫪毐的,這人在床笫之事上特別有本事。
呂不韋靈機一動,想了個妙計。
他先在趙太后面前有意無意地提起嫪毐,把趙太后的好奇心勾起來了。
然后故意讓嫪毐犯點小錯,判他個宮刑。
其實呢,就是把胡子給拔了,人還是完整的。
就這樣,嫪毐以太監的身份進了宮。
趙太后見了嫪毐,那真是相見恨晚。
史書上說她對嫪毐"絕愛之",這三個字背后的意思,大家自己體會。
沒過多久,趙太后說身體不舒服,要去雍城養病。
其實是肚子里有了嫪毐的種,不好在咸陽待著。
雍城離咸陽幾百里地,天高皇帝遠的,兩個人在那過起了神仙日子。
嫪毐也不是省油的燈。
仗著太后的寵愛,開始拉幫結派,培植自己的勢力。
太后還封他為長信侯,給了他大片封地。
慢慢地,嫪毐的勢力大到能跟丞相呂不韋分庭抗禮了。
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
嫪毐喝多了酒,竟然說自己是秦王的"假父"。
這話傳到秦始皇耳朵里,那還了得?
秦始皇派人一查,好家伙,太后不光跟嫪毐有一腿,還給他生了兩個兒子。
這下秦始皇徹底怒了。
嫪毐知道事情敗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糾集人馬要攻打秦王宮。
這不是螳臂當車嗎?秦始皇派昌文君帶兵平叛,嫪毐的烏合之眾哪是對手,很快就敗了。
秦始皇的報復相當殘酷。
嫪毐被車裂,還要夷三族。
跟著嫪毐混的,全部五馬分尸。
最狠的是,秦始皇當著趙太后的面,把她和嫪毐的兩個兒子裝進麻袋,活活摔死了。
趙太后雖然保住了命,卻被趕出了咸陽。
母子之情,就這樣斷了。
嫪毐的故事是三個假太監里最慘的。
從一個靠下半身吃飯的男寵,到權傾一時的長信侯,最后落得個車裂的下場。
說到底,還是欲望害了他。
這三個假太監能混進宮,說明當時的宮廷管理有多松散。
劉克明靠關系,檢查都免了。
高菩薩更離譜,皇后說他凈了身他就凈了身,誰敢質疑?嫪毐那就更不用說了,拔個胡子就算太監,這檢查也太敷衍了。
宮里那么多真太監,為什么偏偏這幾個假的能爬那么高?說白了,還是因為他們有真太監沒有的"本事"。
劉克明陪皇帝玩,高菩薩給皇后治病,嫪毐就更直接了。
這些人進宮的目的各不相同。
劉克明可能一開始就是沖著富貴去的,高菩薩估計是被美色迷了眼,嫪毐則是被呂不韋當槍使。
可不管初衷如何,最后都走上了不歸路。
看這三個人的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劉克明殺了皇帝,自己跳井自殺還被鞭尸。
高菩薩本來是個好醫生,因為一時糊涂丟了性命。
嫪毐更是全家遭殃,死得最慘。
他們的故事發生在不同朝代,卻有著相似的軌跡。
都是從底層爬上來,都是靠著非正常手段獲得權力,最后都因為野心太大翻了車。
這些假太監的出現,也反映了各個朝代的問題。
秦朝是太后亂政,北魏是后宮管理混亂,唐朝則是皇帝昏庸。
要是君主英明,朝政清明,這些人哪有機會興風作浪?
這三個假太監的故事告訴我們,投機取巧或許能得逞一時,但早晚要還的。
他們本來都有自己的本事,劉克明會玩,高菩薩會醫,嫪毐會那啥。
要是走正道,說不定也能混個好前程。
偏偏選了歪門邪道,最后把命都搭進去了。
古人的教訓擺在那,后人看了能不能長點記性,那就不好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