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李爽
7月1日起,高溫天氣持續,武漢市急救中心接到“中暑”的急救呼叫量和出車量明顯增多,大多以戶外活動者、中老年人居多,易發生時段除正午、傍晚外,還有市民深夜時發生中暑。7月8日,武漢市急救中心發布提醒。
中暑一般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先兆中暑患者通常會出現口渴、多汗、乏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體溫一般不超過38℃;輕癥中暑患者在先兆中暑癥狀加重外,體溫會升至38℃以上,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重癥中暑則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熱痙攣表現為肌肉痙攣、疼痛;熱衰竭患者會出現面色蒼白、脈搏細速、血壓下降等癥狀;熱射病患者體溫急劇升高,可達40℃以上,伴有意識障礙、抽搐、昏迷,若不及時救治,死亡率極高。
一旦發現中暑患者,應立即將其轉移到通風良好的陰涼處,松開或脫去外衣,用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及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幫助散熱;及時補充含鹽分的清涼飲料(神志不清時禁用)。對于重癥中暑患者,在進行現場降溫處理后,需迅速送往醫院。如有需要,可隨時撥打120電話尋求調度員指導或請急救醫生出車。
做好中暑預防措施。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外出,如需外出,應做好相關防護措施;戶外活動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適當飲用淡鹽水、運動飲料;保持室內通風,合理使用空調、風扇等降溫設備;關注嬰幼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家人需幫助其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中暑可防可治,關鍵在于提高警惕,掌握科學的預防和應對方法。如有需要,可隨時撥打120求助。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