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將是特朗普實施對等關稅的第一個暫緩期到期的日子,各有關國家都在屏著呼吸,想知道特朗普會如何把大棒砸下來。
7月7日,特朗普就這個問題干了兩件事,既讓這些國家提心又吊膽,又為特朗普下一步專門對付中國埋下了伏筆。
當天,特朗普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就給包括日本、韓國在內的14個國家各寫了一封內容大同小異的信。
這封信的內容,自然是關于對等關稅問題,相當于最后通牒式的告知。
這14個國家,特朗普給出了從25%到40%之間的不同稅率。比如和美國貿易額比較大的日韓兩國,關稅都是25%,而東南亞的老撾和緬甸,則高達40%!
這封信發出去以后,特朗普隨即就又下了個總統令,把對等關稅落到的日期,從7月9日延長到8月1日。
這里面有一個細節,特朗普在發布這個總統令的時候,特意把中國排除在外了。這里面,透著不正常。
那么,特朗普究竟是打的什么算盤呢?
我們先看看針對日韓的對等關稅情況。
這次特朗普根本的關稅,日本和韓國那是一點也沒有減少,關稅繼續維持在25%這個點上。特朗普這樣做,擺明了就是壓日本和韓國低頭。
作為美國的第六和第七大貿易伙伴國,美國市場是日韓兩國無論如何也不能輕易放棄的市場。
如果想繼續在美國市場上占據優勢,你就得答應美國的關稅要求。但是,就拿日本來說,特朗普的25%關稅,主要針對的是日本的汽車工業。
日本每年出口到美國的汽車約130多萬輛,價值約500億美元,占了日本對美出口的34%。
如果加征25%關稅的話,日本的汽車在美國的競爭力必將下降。這對本就面臨競爭力下降的日本汽車工業來說,不僅僅是競爭力下降這么簡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直接導致日本汽車工業的逐漸沒落,因此對于日本來說,真的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么石破茂不管美國是如何的威逼利誘,他始終都不松口的原因所在。
以至于網上就有人開玩笑,現在的石破茂根本不怕美國的施壓,大不了不干這個首相了,反正自己也不想干了。
所以,對于美國加征關稅的事情,就這樣一直拖著,美國實際上也并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最后直接按照25%加征了。
雖然也給到8月1日的再一次緩沖的時間,但對于日本來說,這個緩沖沒有任何意義。
韓國的情況,其實也和日本差不多,平時的利潤早已經被美國人拿走了,現在再加征,基本上沒法活了,只能這樣硬扛。
這14國里面,還包括了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緬甸和老撾等幾個國家,除了馬來西亞是25%外,其他印尼等幾個國家,都是從32%到40%的高額關稅。
實際上,這幾個國家同樣也是降無可降的狀態。雖然印尼宣布對大約70%的美國產品實施零關稅,但這并沒有換來特朗普的優待,32%的關稅照收不誤??磥?,特朗普的眼里,70%的產品零關稅,還遠遠不夠的。
這里面最有意思的,同樣是東盟的越南,并沒有在這個減稅的名單里面,或許是因為越南在東盟國家里面,第一個對美國全面屈服的國家,美國暫時放過了。
而特朗普特意說明不包括中國,這里面應該有幾個因素。
首先就是通過日內瓦和倫敦兩次會談,美國人知道單純依靠自己施壓,根本動不了中國,因為中國手里有牌。而這張牌目前為止還足以對美國形成抗衡之勢,這就迫使美國不得不暫時把對付中國放在一邊,先把稀土拿到手再說。
此外,特朗普之所以先單方面公布關稅額度,再給出一個短暫的緩沖期,就是想通過這個緩沖期,讓這14個國家徹底放棄對美國的反抗。
這樣的話,美國就可以借和這些國家達成的協議,集中精力對付中國,包括歐盟等幾個最大的經濟體。
實際上,特朗普現在這么做,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和那些小國比起來,中國的抗壓能力實在是太強了,一般的手段根本不管用的。
美國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實際上是萎縮的,這和特朗普想象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顯然不一樣。這實際上也是特朗普發起的對等關稅大戰給美國自己造成的反噬,只是特朗普自己不愿意承認罷了。
現在,不管是中國、歐盟還是美國自己,就看誰能堅持到底了。
實際上,特朗普對14國高關稅出臺以后股市指數大跌,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