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和美國“硬剛到底”,暗地里卻想拿中國當投名狀?
拒絕了北京邀請還不夠,又限制了中企參加超500萬歐元的醫療器械招標。
面對歐盟的虛偽嘴臉,本以為中方會繼續克制。
誰料沉默兩周后商務部突然亮劍:“對等反制,即日生效!”
既然給臉不要,那就別怪中方下手狠了。
歐盟變卦
2025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按照慣例,這就是雙方改善關系、深化合作的良機。
中方顯然也是這么想的,早早就向歐盟發出了邀請,準備在7月24日到25日舉行中歐經貿高層對話。
然而,邀請剛發出去的時候好好的,等臨近對話僅剩一個月時,歐盟卻突然變卦不來了。
他們給出的理由倒是冠冕堂皇——在貿易問題沒有進展的情況下,與中國進行討論毫無意義。
什么貿易“沒有進展”?說來說去,還是電動汽車補貼問題。
歐盟認為中國通過低息貸款、生產補貼等方式讓電動汽車價格過低,破壞了“公平競爭”。
所以他們臨時變卦,是想通過這種方式,逼迫中國停止產業補貼,把電池和鋰的價格提高到國際市場水平。
面對歐盟的要求,中國當然不可能答應,畢竟產業政策是各國的主權權利。
而且歐盟自己也在大力補貼電動汽車產業,有什么資格對中國指手畫腳?
要說歐盟因為這事放中國鴿子就算了,可就在取消對話三天后,6月20日,歐盟又發了一份針對中國企業的“判決書”。
他們搬出了塵封已久的《國際采購工具》,宣布中國企業不得參與任何超過500萬歐元的醫療器械招標項目。
這個禁令一簽就是五年,毫無商量余地。
500萬歐元看似不少,但在醫療器械行業,這個門檻低得可憐。
一臺像樣的CT機就得上千萬人民幣,更別說那些動輒過億的大型醫療設備采購項目了。
歐盟這招,說是限制,實際上就是把中國企業徹底趕出了歐洲醫院的大門。
他們還給自己找了理由,說中國87%的醫療器械招標都偏向國產品牌,他們是“對等反擊”。
但這個說法根本站不住腳。西門子醫療的財報顯示,他們有三成收入來自中國市場。
還有飛利浦、GE醫療這些歐美品牌,哪個不是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
如果中國真的排外,這些企業怎么可能在中國站穩腳跟幾十年?
更讓人看不懂的是,歐盟一邊對中國企業下狠手,一邊還在籌備高層訪華。
法國總統、德國總理都在安排7月的中國之行。
可外交場合最忌諱的就是言行不一,歐盟這種操作,遲早會傷人傷己。
對等反制
面對歐盟的無理取鬧,中國保持沉默整整兩個星期。
這種克制不是軟弱,而是給歐盟留下回旋余地。
畢竟2025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中國并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把關系搞僵。
不過,這兩周里,中國的外交官們沒閑著。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向歐盟傳遞信息:
醫療器械關系到老百姓的健康,不應該成為政治博弈的籌碼。
可惜,這些善意全都石沉大海。既然如此,7月6日,中國終于出手了。
中國商務部宣布:4500萬人民幣以上的醫療器械采購項目,歐盟企業不得參與。
這個門檻折合成歐元大約是550萬,比歐盟的500萬稍微高一點。
中國的意思很明確:你初一,我十五,但我給你留點面子。
有意思的是,中國還專門給在華設廠的歐洲企業開了綠燈。
只要是在中國本土生產,照樣可以參加招標。
不過,為了防止有人鉆空子,非歐盟企業如果產品里歐盟成分超過50%,也不能參加招標。
這一招可謂是直擊痛點,前面也說了歐盟很多醫療企業扎根國內幾十年了,在中國賺了不少。
中國反制一出,為了保住中國龐大的市場,他們就只有兩個選擇:
主動把企業本土化,或者直接被排除在中國大型公立醫院采購名單內。
與此同時,中國年初對法國白蘭地的反傾銷調查也有了結果。
7月4日,商務部宣布實施反傾銷措施,期限5年,未遵守價格底線的企業平均稅率為32.2%。
但若白蘭地生產商愿意承諾最低價格,可申請豁免關稅,目前已有34家企業進了“安全區”。
這就是中國式的智慧:打一巴掌,給個甜棗,讓你知道合作比對抗劃算。
歐盟的戰略誤判
除了逼迫中國讓步以外,不得不說,歐盟選擇變臉的時機也很巧妙。
當時中美剛在英國進行了磋商會議,特朗普忙著應付國內事務,暫時顧不上歐洲。
歐盟這時候對中國下手,既能保護本土汽車企業,又能向美國表忠心,一舉兩得。
此外,歐盟還想通過制裁中國,激化中美之間的競爭。
他們認為中國為了避免兩面受敵,說不定會主動向歐洲讓步,到時候,歐盟就能坐收漁利。
可惜,時代變了,這套把戲早就不靈了。歐盟的問題在于,他們還活在過去的幻夢里。
他們總覺得自己是“文明的燈塔”,27個成員國抱成一團,可以對全世界指手畫腳。
可仔細看看這27國,除了德國、法國等幾個大國,其他都是湊數的。
經濟發展參差不齊,內部矛盾一大堆,還想著到處耀武揚威。
最重要的是,他們嚴重低估了中國,以為搞點制裁,中國就會乖乖就范。
殊不知,今天的中國早就不是一百年前那個任人宰割的國家了。
而且,中國每年在醫療器械市場的采購額,數以千億計。
這塊肥肉說不要就不要,最終受傷的還是他們。
更要命的是,歐盟現在陷入了“兩面夾擊”的困境。
美國那邊,特朗普并沒有因為他們對中國強硬就放他們一馬。
關稅反而談都不談了,直接發函告知,該收的稅一分不少,該搶的市場照樣要搶。
而中國這邊,既然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對他們進行了對等反制。
歐盟最終落得個兩頭不討好,里外不是人。
結語
事情發展到現在,歐盟也該醒醒了,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他們要是還抱著殖民時代的老黃歷不放,注定要被歷史拋棄。畢竟,世界不是他們的后花園,中國更不是他們的提款機,合作才有出路,對抗只會兩敗俱傷。
參考:
環球時報-2025-07-07——《對等限制!中方對歐盟醫療器械出手》
財聯社-2025-07-07——《中方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對自歐盟進口醫療器械采取“對等限制” 業內:三大品類受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