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得到官方認可的猶太人領土,一個就是中東的以色列,另一個在我們身邊,與我國只有一江之隔。
這片面積達3.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黑龍江對岸的猶太自治州,屬于俄羅斯遠東邦聯管區。中國人對這片土地并不陌生,只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居然是一塊猶太自治領土。
為什么這里會成為猶太人的自治領地?現在這里又生活著多少猶太人?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得先來看一下猶太人和俄羅斯人之間有著怎樣的淵源。
俄羅斯曾是猶太人最多的國家
猶太人在俄羅斯屬于外來民族,但在歷史上,猶太人在俄羅斯境內繁育很快,一度成為俄羅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歷史數據顯示,1795年,當時俄羅斯境內的猶太人口大約在75萬到80萬人之間,在各民族人口之中位列第9位。
一個世紀以后,1897年的人口普查顯示,俄羅斯境內的猶太人達到了驚人的521.58萬人,這也讓俄羅斯成為世界上猶太人最多的國家,在當時占了全球二/三的規模。進入20世紀,猶太人成為俄羅斯的第五大民族,排在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波蘭人之后。
這里多說一句,當初希特勒進攻蘇聯,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要消滅東方的猶太人,從側面就能夠說明俄羅斯國內的猶太人數量規模的確龐大。不過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絕大多數的猶太人都生活在俄羅斯西部地區。在蘇聯政府正式給猶太人劃出自治領土之前,只有大約4萬名猶太人零散地居住在西伯利亞的各個地區。
20世紀初蘇聯成立以后,由于猶太人在蘇聯境內規模龐大,再加上列寧倡導民族自治原則,所以蘇聯政府在當時就決定要給猶太人劃出一塊土地,讓這個民族從原來的游居狀態變成定居狀態。
把猶太人變成農業居民
1926年11月,莫斯科召開了猶太族勞動者土地規劃協會代表大會。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加里寧在大會上表示,必須將大部分猶太人變成定居的至少有數十萬人聚居的農業居民。按照這一原則,猶太民族的第一個家園在俄羅斯遠東地區逐步形成。
也就是說,相比于猶太人在中東地區建國,蘇聯建立猶太民族自治領土的時間更早,只不過蘇聯選定的土地曾經是中國的土地。
現在的猶太自治州,再加上其他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以后,當時的沙俄逼迫清政府割讓的。雙方簽訂了《璦琿條約》,從此,中國在黑龍江以北再無領土。
沙俄侵占領土以后,加速在遠東地區進行開發和移民。1891年5月,俄國開始動工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1908年以后,隨著鐵路逐步修建完工,鐵路沿線陸續出現了居民點,其中就包括在1912年建立起來的季洪卡亞,這座城市就是現在的猶太自治州首府比羅比詹。
蘇聯后來將猶太人的自治領土劃定在遠東地區,實際上和沙俄時期的考慮是一樣的。將大量的猶太人遷居到遠東,既可以解決猶太人定居的問題,也可以解決遠東開發的問題。
1928年3月,蘇聯政府正式通過一個決議,要在黑龍江沿岸地帶設立猶太民族行政區。兩年以后,俄羅斯聯邦正式通過了《關于在遠東邊疆區組建比羅比詹民族區》的決議。
按照上述兩個決議,蘇聯隨后開始在這一地區大規模建設定居點。到了1934年5月,原來的民族區正式成為猶太自治州。1937年,猶太自治州的行政中心正式確立在比羅比詹。1938年,猶太自治州隸屬于新成立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從那以后,猶太人在蘇聯境內正式擁有了一塊自己的土地。
蘇聯雖然想讓猶太人定居,并大規模建設猶太自治州,但自始至終遷往這里的猶太人規模相當有限。
赫魯曉夫承認建設不成功
1928年是猶太人遷居猶太自治州的第一年,但是在當年,就有60%以上的猶太人離開了這一地區,他們要么回到了原來的居住地,要么轉移到了其他地區。隨后5年的時間里,大約有2.15萬名猶太人遷居至此,但其中1.15萬人最后都選擇了離開。
就在這一時期,蘇聯境內的猶太人至少超過了200萬,兩相對比一下就會發現,遷往猶太自治州的猶太人規模小到可以忽略不計。這是由于,世界上的其他猶太組織,一直在建議蘇聯政府在其他地方設置猶太自治區。
比如,美國當時的一個猶太慈善組織“焦英特”就向蘇聯政府建議,應該將猶太自治區建立在烏克蘭南部和克里米亞半島北部地區。而且,該組織還向蘇聯政府承諾,他們會提供資金援助。
猶太慈善組織的建議,隨后得到了初步同意。這是因為在蘇聯高層有三位政治局委員,都是猶太人。相關方案提出以后,蘇聯最高層并沒有馬上通過,尤其是斯大林本人,他認為應該謹慎對待這個方案。
這是由于早在1921年,克里米亞半島就建立起了自治共和國,當地的主要居民是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韃靼人,他們堅決抵制和反對猶太人在這一地區建立自治區。
除此之外,當時的蘇聯政府已經允許散居在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土耳其的大約20萬韃靼人,重新返回位于克里米亞半島他們的故土。如果再把猶太人安置在這一地區,蘇聯政府將會面臨土地不足的困境。
最為關鍵的是,猶太人信奉猶太教。克里米亞半島的民眾有的信奉東正教,有的信奉伊斯蘭教。如果真的將他們安置在一起,不同教派之間將會發生矛盾與沖突。蘇聯政府不得不考慮到這一點。
正因為上述因素,蘇聯最后才決定將自治區劃定在遠東地區。但是猶太人的內心肯定是不高興的??死锩讈啺雿u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和遠東地區苦寒的環境比起來要好很多,而且這一地區靠近東歐猶太人的傳統聚居區,所以猶太人也愿意遷往這里。
但是,蘇聯政府決議建設遠東的猶太自治州。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大規模的遷居和宣傳啟動雖然吸引了一部分猶太人遷往遠東地區,但最終并不能夠真正讓他們留在當地。
1956年,赫魯曉夫坦言蘇聯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比羅比詹,但猶太人只在這座城市留下了一些猶太語的標記。1958年,赫魯曉夫又正式承認猶太自治州的方案是不成功的。
尤其是在中蘇關系惡化以后,遠東地區的猶太自治州和蘇聯其他地方幾乎與世隔絕,蘇聯的猶太人更是流傳,那片土地只是猶太人的流放地。此時以色列已經建國,對于絕大多數猶太人來說,他們更愿意前往以色列,而不是留在猶太自治州。
空有猶太名稱而沒有猶太人
截止到2010年,俄羅斯猶太自治州的人口為17.6萬人??沼歇q太名稱,而沒有猶太人。到2020年的時候,這里的猶太人只有837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大量的猶太人在蘇聯解體后都自由遷徙到了其他地方,有些猶太人甚至遷到了以色列或者是歐洲。
官方的統計也能證實這一點。1989年,全蘇聯的猶太人一共為145.9萬人,其中有55.1萬人都生活在俄羅斯聯邦。到了1994年,俄羅斯境內的猶太人數量已經下降到39.4萬人。
再來看猶太自治州的情況,1989年,猶太自治州的總人口為20.09萬人,俄羅斯人的占比為83.2%,烏克蘭人的占比為7.4%,猶太人的占比只有4.2%,到了2004年,猶太自治州的總人口下降到18.98萬人,其中猶太人的占比進一步縮減至4%。
整個猶太自治州猶太人口最高峰時期是在20世紀30年代末,但那時候的人口也不過才4萬人。同一時期內,全蘇聯的猶太人口總數為200萬,俄羅斯境內的猶太人口為120萬。從對比就能夠看出來,猶太自治州的猶太人口占比一直很小。
比如在2007年前后,莫斯科、圣彼得堡這樣的大城市,猶太人口規模都在10萬以上,彼時的猶太自治州,猶太人口的規模只有8000人左右,時至今日,這規模又縮減了整整10倍,只剩下800人左右。
從上述情況就能夠看出來,猶太人自始至終都不愿意去往遠東所謂的猶太自治州,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人文環境,遠東地區都和猶太人格格不入。這里遠離猶太人傳統的聚居地,再加上猶太人習慣于生活在發達地區,他們更多地愿意從事商業和金融業,而不太愿意從事農業生產。
結語
還在蘇聯時期。上世紀70年代,蘇聯與西方的關系緩和以后,蘇聯政府放寬了猶太人移居國外的限制,于是大量的猶太人開始涌出國門。上世紀60年代,從蘇聯移居國外的猶太人只有1萬多人,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一規模猛增到24萬人之多。
不過有意思的是,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一直在試圖發展遠東地區的經濟,猶太自治州的猶太人雖然在大規模外流,但是也有少量的猶太人懷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從以色列、德國等國重新返回了遠東。
但是,從總體上而言,遠東地區的猶太自治州早就名存實亡,并沒有真正成為猶太人的聚居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