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日從東北林業大學了解到,由該校林學院牽頭、聯合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科研團隊及地方林場、保護區工作人員組成的黑龍江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調查項目團隊,日前在牡丹江地區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莼菜野生種群。這是30余年來該植物在黑龍江省內的首次野外記錄。
圖為此次調查的莼菜野生種群。(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供圖)
莼菜,莼菜科莼菜屬,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狀莖匍匐,莖多分枝。本次調查隊成員、山東農業大學講師李中躍介紹,莼菜在國內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該種富含膠質,具有重要經濟價值。在牡丹江地區調查期間,調查隊在一自然水面發現了莼菜野生種群,其規模中等,生長良好,對理解該種國內分布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當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指示性發現。
1992年出版的《黑龍江省植物志(第五卷)》曾記載,黑龍江省內伊春地區有產莼菜,憑證標本為“于丹80031號”。據查閱,該號標本未見。此后,黑龍江省內再無其野外記錄,國內其他權威植物志書資料也均未記錄黑龍江省內有所分布。
調查隊在牡丹江地區調查期間,還于海拔1609.19米的高山上發現杓蘭屬植物野生種群。黑龍江省內記錄杓蘭屬植物有5種,均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其種群較易受人為活動影響,多分布在中低山區。本次發現的植株未在花期,初步判斷為大花杓蘭或近緣種,省內鮮有一千米以上的高山分布記錄。
圖為此次調查的庫葉紅景天。(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供圖)
“黑龍江省現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約40種。”本次調查負責人、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教授穆立薔說,本次調查還對紫點杓蘭、東北杓蘭、水曲柳、紅松、黃檗、興安杜鵑、紫椴等保護植物野外種群狀況進行了調查,為全面系統掌握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植物的分布現狀與種群動態、推動植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記者楊思琪、楊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