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水涌砂"是深基坑、地鐵、隧道等地下工程施工中極易遭遇且危害性極大的突發性險情。它具有隱蔽性強,突發性高、破壞力大、處置難度高等特點,一旦發生,不僅嚴重威脅人員的生命安全,極易造成周邊建筑沉降,甚至可能引發次生災害,對城市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構成嚴峻挑戰。
7月3日,為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基坑工程突發涌水涌砂險情的應急處置能力,一場實戰化基坑涌水涌砂應急救援演練在軌道交通 11 號線四期工程國博中心北站施工現場成功舉辦。省住建廳、市住更局、各區住更部門、市行業相關企業、9支市級應急救援隊伍參加了本次演練。
演練模擬了連續強降雨后,國博中心北站基坑北側地連墻墻縫出現滲漏水并夾帶泥沙的緊急情況。項目現場巡查人員發現險情后立即上報值班經理。值班經理接報后,10分鐘內完成歷史監測數據回溯、施工工況分析及險情上報,項目負責人第一時間啟動人員緊急撤離程序。在管理人員引導下,基坑內 16 名作業人員通過逃生通道有序撤離。同時,項目應急體系高效運轉,搶險隊伍火速集結。現場同步啟動各級聯動應急機制,股份公司分管領導現場指揮,市住更局組織專家團隊火速馳援,形成了“現場處置—企業支援—政府協調”的三級應急響應體系。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抵達現場后,迅速將搶險隊伍劃分為警戒疏散、搶險救援、物資保障、施工監測、調查取證、醫療救護等六大專業小組。警戒疏散組構建100米警戒區,物資保障組20分鐘內完成沙袋、水泥等堵漏物資調配,搶險救援組同步開展基坑回填反壓與積水引流作業。針對滲漏引發的地表沉降超標問題,技術專家果斷決策采用鉆注一體機實施地連墻外側注漿加固。僅1小時便完成注漿,成功阻斷滲漏通道。施工監測組持續追蹤數據顯示,注漿后基坑圍護結構水平位移穩定在安全區間,滲漏水現象基本消失。
本次演練充分驗證了“智慧監測預警+機械化搶險+專業化處置”模式的有效性,展現了參建單位應對深基坑突發險情的實戰能力,為軌道交通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提供了可復制的應急處置經驗。
來源|建設一公司 質量安全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