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聽師姐馮煉講述長坪山紅軍烈士墓第四代守墓人的感人故事,聽老奶奶講述一根蠶絲的歷程,這段與鄉土相擁的時光,終將成為青春里最亮的坐標。” 7月6日,四川南部縣長坪鎮,一場簡短的告別式正在舉行,來自南充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紅脈賡續,鄉振力行”社會實踐團隊作別父老鄉情,結束為期一周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青春學子在紅色傳承中厚植家國情懷,用腳步丈量鄉土中國。
聽老奶奶講述“一根蠶絲的歷程”
“90后”長坪山紅軍烈士墓第四代“守墓人”、第27屆“四川省青年五四獎章”、四川省道德模范,楠木鎮中心場小學馮煉老師,畢業于南充職業技術學院,早在大學期間,她就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和普通話等級證書。2017年7月,她順利通過了南部縣公招教師的筆試和面試,回到家鄉成為一名教師,成為南部縣長坪山第四代紅軍烈士守墓人,在1080名南部英靈長眠的烈士陵園擔任起了志愿講解員。在師姐帶領下,團隊成員手持抹布擦拭墓碑,在莊嚴肅穆的紀念碑前駐足瞻仰,追溯先烈足跡,讓紅色基因在青年大學生心中深深扎根。
馮煉講述紅軍守墓人的故事
馮煉守護烈士墓
在三邑村“童伴之家”,團隊成員與“童伴媽媽”李曉恒攜手打造沉浸式紅色教育場景,以長坪山紅色故事為引,帶領孩子們手工制作紅軍帽,讓革命精神通過指尖傳遞。走進南埡村雨順蠶業合作社,聽老奶奶講述“一根絲的旅程”,從蠶繭孵化到蠶絲抽離,從織物成型到成品出庫,全產業鏈的精細流程讓成員們驚嘆,體會到“蠶叢及魚鳧”的背后,是勞動者日復一日的艱辛付出。團隊成員走訪留守老人,挖掘長坪鎮“紅色鹽鄉”的歷史故事。(學校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