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為深入貫徹關于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精神,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等政策要求,在四川省教育廳、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四川省商務廳、四川省中華職業教育社的指導下,由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四川省長江集團有限公司、西昌學院聯合發起的西部數字新消費產教融合共同體于近日在四川成都正式成立,省內外百余家高校和企業近200名代表參加會議。作為西部首個聚焦數字消費全產業鏈的產教融合平臺,該共同體匯聚川、渝、云、貴、陜等西部多地百余家政府機構、龍頭企業、院校及科研單位,致力深度探索產教融合新路徑,為西部地區經濟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四川開放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羅曉東強調,共同體的成立是落實教育強省建設規劃綱要和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重要舉措。共同體瞄準數字消費領域人才培養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首批吸納了四川等西部五省區100余家企業和高等院校加入,以深化“四鏈融合”,賦能鄉村振興,助力區域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構建產教融合的數字人才生態。
西昌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白潔現場分享了“院校+合作社+直播基地”三位一體模式的涼山實踐成果,該模式已累計創造經濟效益超15億元,其中涼山花椒等特產銷量提升300%,未來將把這一成功經驗植入共同體建設。四川省長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毅表示,未來三年將依托共同體培育2萬名復合型人才,孵化50個縣域數字化轉型項目,重點賦能農產品電商、文旅消費等西部特色場景。四川開放大學黨委副書記、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周利平表示,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將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國家級骨干專業優勢,重點打造數智商貿專業集群,為共同體建設提供核心支撐。
大會舉行了西部數字新消費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啟動儀式,同期發布“繽紛校園”平臺,簽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開放型數智供應鏈產教融合實踐基地”項目。
據了解,西部數字新消費產教融合共同體是由核心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成員單位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聯合體,主要服務于國家三大戰略目標:一是著力解決西部數字消費領域技術技能人才短缺問題;二是深入落實教育部《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指南》要求,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深度融合;三是構建“農產品上行數字通道”,服務“川貨出川”工程實施,助力縮小東西部數字消費差距。
“共同體致力于打造集人才樞紐、創新引擎、區域服務于一體的戰略平臺,積極對接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等國家戰略。此次大會的召開,標志著西部數字新消費產教融合進入機制化、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會議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共同體將重點圍繞“四鏈協同”展開建設,建強產業鏈,集聚供應鏈,筑牢人才鏈,優化機制鏈,著力打造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產教融合+鄉村振興”西部示范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