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課堂搬進企業車間,讓思政教育融入產業脈搏。”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充分發揮思政的引領力、系統籌劃力、組織協同力和成效感染力,在學校黨委大力支持和積極指導下,以“行走的思政課”為主要形式,創新推出“津門產業鏈上的思政課”。組織15名教師帶領百余名學生走進津門代表性企業、教學基地和場館,沉浸式學習,打造職業教育思政育人新范式。?
圖為天津博諾智創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向學生講解產品創新功能。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立足相關課程,緊扣天津新能源、新材料、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中醫藥、航空航天等重點產業鏈,構建 “學校 + 媒體 + 企業 + 場館 + 教學基地”五方聯動的協同育人網絡。學生們走進中國海洋石油工業陳列館,觸摸大國能源崛起的脈絡;在比亞迪迪空間見證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突破;走進優賽生命科學發展有限公司感受“細胞治療”的邏輯與魅力;在天士力大健康展覽館感受現代中醫藥與傳統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在天津市新天鋼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近距離接觸生產線,感受“手撕鋼”等新產品的創新里程;在博諾智創、飛馬機器人科技等企業領略智能制造的前沿力量。每一處實踐點都成為思政教育的鮮活教材,將工匠精神、創新精神與家國情懷融入實地教學。
“以往的思政課在教室,這次在企業生產線和場館旁聽老師將課本理論與津門產業鏈的創新發展深度融合,全方位立體化感受到天津發展的底氣和動力,更真切感受到自己未來的責任。”參與課程的學生感慨道。12名思政課教師與3名輔導員組成跨學科教學團隊,精心選取課程相應章節內容,創新教學設計,將企業發展故事、行業奮斗歷程轉化為生動案例,讓理論知識與產業實踐同頻共振。?
該課程不僅是思政課程實踐教學的創新探索,更是產教融合的深度實踐。通過精準對接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學院將課程建設與天津重點產業布局緊密結合,既提升了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也為企業人才儲備搭建橋梁,得到學校師生和相關企業的廣泛關注,未來有望進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形成可復制推廣的育人模式,為職業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注入新動能。?
來源: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