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賈驥業)今天,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出,要加快構建以托育綜合服務中心為樞紐,以托育機構、社區嵌入式托育、幼兒園托班、用人單位辦托、家庭托育點等為網絡的“1+N”托育服務體系,提供方便可及、價格可接受、質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務。
近年來,我國逐步建立起托育服務的政策法規體系、標準規范體系和服務供給體系,但托育服務供給的數量、質量、價格與群眾的需求和期待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將千人口托位數列為20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之一,提出“到2025年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5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千人口托位數為3.38個。
聚焦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意見》明確2025年要實現《綱要》中設定的千人口托位數目標,新增普惠性托位66萬個。2030年,則要基本建立起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支持保障政策基本健全,公建托位數量明顯增加,托育服務能力和質量顯著提升,家庭托育成本有效降低。
為此,《意見》部署了多項任務,包括加大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力度、發展社區托育服務、推進有條件的幼兒園提供托育服務、推動用人單位辦托、支持民辦托育服務機構發展、促進醫療衛生機構支持托育服務等。
在加大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力度方面,《意見》提到,要優先實現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地市級全覆蓋,各級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應發揮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可設置一定規模托位,提供托育從業人員培訓、托育服務機構管理咨詢、托育產品研發設計、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消防安全培訓等服務。在發展社區托育服務方面,《意見》提出,以地市為單位,統一規劃社區嵌入式托育服務網絡,充分利用街道、社區現有設施、場所等公共服務資源,提供免費或低收費房屋場地建設托育服務設施。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中央預算內資金已支持建設托育綜合服務中心項目347個。全國有半數以上的省份將“發展托育服務”作為本地民生實事項目,超過1300個縣(市、區)已經出臺了托育機構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發放消費券等措施來降低托育服務價格。
不少地區在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方面已有積極探索。比如,山東濟南打造了城市托育品牌——“泉心托”,先后完成了社區嵌入、農村辦托、老幼托養結合、公建民營、企事業單位辦托等多種模式的探索,實現普惠后,其民辦托育最低價為1600元,較市場價格降低40%以上。再如,陜西西安通過社區免費提供場地,積極發展“公建民營”的社區嵌入式托育服務。西安的計劃是,到2025年底,建成100所公辦托育機構和110所社區嵌入式普惠托育機構。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