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謳歌中華民族偉大抗戰精神,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聯袂打造的原創音樂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于今年年底在北京和香港完成首演。該劇以抗戰時期《大公報》報人群體的真實事跡為藍本,通過藝術形式展現新聞工作者在民族危亡之際的擔當與貢獻。
7月7日,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
圖/劉瀟鴻
會上,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利群表示,《一張報紙的抗戰》首次以藝術形式呈現中國報人形象,旨在緬懷為民族解放事業奮斗的報人先烈,讓更多人了解新聞工作者在抗戰中的重要作用,讓“文化抗戰”的真實歷史被看見。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總編輯張國義介紹,劇中人物胡政之、張季鸞、范長江等均為《大公報》歷史上的真實報人。他表示:“《大公報》在抗戰中以筆作槍、共赴國難,是抗戰輿論中的中流砥柱。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公報》迎來創刊123周年之際,將《大公報》的抗戰歷史搬上舞臺,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弘揚時代精神。”
“《大公報》的戰地通訊就像‘吹響的號角’,在民族復興的時代背景下十分重要。”編劇朱海在分享創作歷程時介紹道,為了完成這部舞臺話劇,創作團隊重讀《大公報》在抗戰時期的報道,被其“絕不在侵略者手下辦報”的精神所感染。他指出,該劇將突破傳統歷史劇目的范式,以六幕音樂話劇的形式,創新運用多元素舞臺語匯,為觀眾帶來獨特體驗。
據悉,《大公報》創刊于1902年,是目前世界上仍在發行的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百年來,《大公報》秉承“忘己之為大,無私之謂公”的辦報宗旨,立言為公、文章報國,為新中國建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香港回歸祖國作出了積極貢獻。《一張報紙的抗戰》首演后,將赴《大公報》抗戰時期輾轉辦報的天津、上海、武漢等地演出,并進行國外巡演,進一步傳播中國抗戰文化。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有文化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