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6 月 10 日,巴哈馬籍雜貨船Curacao Pearl錨泊于塞拉利昂弗里敦港外,正為下一航次裝載直接還原鐵顆粒做準備。這種貨物對水損害極為敏感,因此船舶必須對貨艙艙口蓋進行沖水測試(hose test)以確保水密性。當日參與作業的人員包括 52 歲的波蘭籍水手長(遇難者)、38 歲的烏克蘭籍大副,以及兩名 Able Seafarer(AB1 與 AB2)。
船舶共有 7 個貨艙,測試按從前往后的順序進行。每次測試時,甲板團隊通過對講機告知角落位置,艙內人員確認是否漏水。當日風向西北 3 級,浪高 1.5 米,錨地天氣晴朗,但貨艙內光線昏暗,僅靠臨時照明。
事故經過
07:30:水手長與大副在駕駛臺商定作業方案:甲板由兩名 AB 操作水管,艙內由大副和水手長監控漏水情況。貨艙通過垂直梯子進入,梯子結構無任何墜落防護裝置,艙內僅靠臨時貨燈照明。
08:00:大副主持早間安全會,提及使用頭燈和 "小心作業",但未針對貨艙內墜落風險制定具體控制措施。隨后,大副攜帶氣體檢測儀和強光手電,與水手長進入 1 號貨艙,開啟首次測試。
09:50:完成前 5 個貨艙測試后,團隊因更換消防栓暫停作業,進入咖啡休息時段。大副返回辦公室歸還設備,隨后與船長在駕駛臺討論下一港口的裝貨計劃。
10:25:水手長見大副忙于工作,示意 AB1 與 AB2 重啟測試,獨自進入 6 號貨艙。測試完成后,團隊轉移至最后一個貨艙 ——7 號貨艙。
11:00 許:甲板團隊在 7 號貨艙準備測試時,通過對講機呼叫水手長未獲回應,遂開始測試并依次報告角落位置,仍無應答。
11:10:AB2 從垂直梯子頂部向艙內張望,發現水手長面朝下躺臥在貨艙底部(tanktop),頭部出血且無反應。AB1 進入艙內后立即呼叫大副,大副抵達后啟動心肺復蘇,但未檢測到生命體征。
11:30:船員使用龍門吊將水手長抬至甲板,持續心肺復蘇直至 14:28 岸基醫療團隊抵達,后者宣告水手長死亡。從墜落至死亡間隔約 3 小時,初步判斷死亡原因為高處墜落導致的內出血。
關鍵細節還原
垂直梯子結構:貨艙入口的垂直梯子分兩段,第一段下至 2.5 米高的休息平臺,第二段再下 8 米至貨艙底部,全程無護欄或防墜落裝置。
照明與操作矛盾:艙內僅艙口有一盞固定燈,水手長需手持手電和對講機監控漏水,雙手被占用導致無法保持身體平衡。
風險評估漏洞:船舶安全管理體系(SMS)中 19 項風險評估未涵蓋貨艙內墜落風險,僅有的 "高空作業" 評估局限于龍門吊場景。
單人作業違規:水手長在大副脫崗后獨自進入貨艙,違反 "雙人作業" 原則,且未使用任何墜落防護裝備(如安全帶)。
墜落原因分析
現場發現水手長的手電在休息平臺,對講機在梯子底部,尸體距梯子 3.5 米,推測從休息平臺墜落的可能性高于從梯子墜落。
貨艙內無監控,無法還原墜落瞬間,但昏暗光線、手持設備操作、無防護平臺共同構成墜落誘因。
本次事故揭露了墜落事故共同三大特征:
風險認知不足:船員未將貨艙內作業視為 "高處作業",忽視垂直落差風險;
防護措施缺失:未配備墜落防護設備或設置護欄;
監督機制失效:單人作業未被制止,風險評估流于形式。
信德海事安全綜合報道
【投稿】【提供線索】【轉載】請后臺留言或電郵投稿,主題格式為【投稿】+文章標題,發送至media@xindemarine.com郵箱。
聯系主編:陳洋159985119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